哲学研究

  • 如何把握作为马克思主义者的卢卡奇——回望孙伯鍨教授的《卢卡奇与马克思》

    张亮;赵立;

    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的开山鼻祖,卢卡奇是20世纪最知名、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在中国直面现代化转型的时刻,卢卡奇的思想深刻参与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态与学术形态的重塑过程,并持续发挥着巨大的学术效力。纵观国内卢卡奇研究近九十年的历程,孙伯鍨教授的《卢卡奇与马克思》充分揭示了作为马克思主义者的卢卡奇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真谛的时代宏思。在国内卢卡奇研究走向新阶段的当下,《卢卡奇与马克思》依然在指引着我们前行的方向。

    2023年01期 v.36;No.158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3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318 ]
  • 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哲学意蕴

    马佰莲;朱娇;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中共中央“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的一项关系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理论成果。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理念从本体论、方法论、历史观、价值论四个层面展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维逻辑,为正确把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选择依据、谋篇布局、实践进路和价值旨向提供了重要遵循。新时代中国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时,应当全面总结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刻的哲学意蕴,为贯彻这一战略决策提供理论支持。

    2023年01期 v.36;No.158 9-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426 ]

流域立法研究

  • 流域立法的法理追问

    陈亮;杨攀;

    流域立法源于流域生态学、复合生态系统观与水治理结构扁平化的综合发展,其制度目的是实现流域内各政区对水资源公平合理地开发利用,促进流域保护治理上的集体行动,并承担起推动宏观政策实施、弥补分割立法缺陷和形塑流域治理新秩序的功能。在系统论思想下,流域立法目的功能的实现有赖于完成从线性立法向非线性立法、从权威式立法向合作式立法的转变。从立法规律和客观实际出发,我国流域立法宜采取“流域基本法+流域特别法”的模式,通过完善流域法制来为大江大河生态保护和治理提供法律支撑与制度创新。

    2023年01期 v.36;No.158 18-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420 ]
  • 黄河流域水权交易的现实困境与制度构建

    张瑞萍;

    随着黄河流域水资源短缺和用水需求增长之间的供需矛盾凸显,急需合理利用黄河流域水资源,加强水权交易。从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与水权交易的实践样态和发展模式看,黄河流域水权交易存在水权法律性质定位、利益协调、交易要素和交易体制机制等诸多现实困境,导致水权市场建设与运行环境不平衡,因此需要完善黄河流域水资源确权登记制度,建立水资源管理法律体系,完善保障制度体系,加强水权市场交易运行机制建设,使得黄河流域水权供求场景与区域发展规划相协调,提高水权交易的运行效率,以期有助于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2023年01期 v.36;No.158 3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298 ]

文学研究

  • 探寻现代中国文化主体性的“历史化”阐释学——论中国当代文学和文化研究的新趋势

    王晓平;

    中国当代文学和文化研究在“新时代”的问题意识之下出现了新的研究动态,“历史化”成为学界倡导的口号。然而对于如何实践,却有不同理解和路径。从贺桂梅等一些学者的近期研究来看,当前形成了三个研究热点的成果及其方法论意识:对1940—1970年代社会主义文学和文化的再解读、对1980年代文学的新探索、对21世纪以来文化现象的新阐释。而这种研究贯穿始终的是新的“建立中国(文化与政治)主体性”的意识,伴随着这种主体性建构自觉的是“认知中国”的清醒努力。在方法论上,这种文学分析和文化研究是以马克思主义“历史化”原则所要求的“反思性”和“总体性”为指导,来探寻新时代中国主体性建构的历史/政治阐释学实践,也是一场新一轮“重写文学史”的范式革新。为此所提出的“打开中国视野”“书写中国气派”的新思路、新论断,展现了新时代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的努力。这种在自觉的新研究方法指导下的领域重构,反映了当下中国文学和文化研究的新趋势。

    2023年01期 v.36;No.158 42-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3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251 ]
  • 仁君·才士·烈女——朝鲜朝杂录《慵斋丛话》中的中国人形象

    韩梅;

    朝鲜朝前期文人成伣的杂录《慵斋丛话》具体生动地塑造了明太祖朱元璋与明成祖朱棣有情有义的仁君形象、访朝明朝使臣才华横溢的才士形象以及中国女性完美而贞烈的形象。这些中国形象既继承了朝鲜初期塑造的正面中国形象,也有所创新,表明作者成伣及其所属勋旧派文人集团关于明初对朝政策、两国文化外交活动等的记忆和体验,深化了对中国的理解和认识,增强了对中国政治、文化认同,加深了对中国人的感情。

    2023年01期 v.36;No.158 53-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09 ]

民族关系研究

  • 新冠感染疫情下西方排外主义的发展态势与走向——基于国外文本讨论的海外华人问题评析

    刘泓;田耘;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是人类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公共卫生领域面临的最大威胁,疫情带来的影响已经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本土主义复苏的加持下,与新冠感染疫情有关的排外主义加剧了现有的族裔歧视,对全世界的移民与少数族裔群体产生了深远影响。疫情的政治化、标签化使得中国在国际舆论场中受到了污蔑,海外华人则处于这场污名化的风口浪尖。通过考察疫情视角下国外学界开展的海外华人研究,探讨新冠疫情下的排外主义形式,有助于对未来一段时间排外主义的发展趋势进行初步的预测。

    2023年01期 v.36;No.158 62-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236 ]
  • 宋高宗初期的驻跸之争与迁还中原的中兴目标

    穆琛;

    自建炎元年至绍兴八年,宋高宗和大臣们围绕初立、避敌、定居、措置、国是五大主题对驻跸何处展开争论。这些有关驻跸的观点可以归纳为回銮(川陕)派、西幸(汴京)派、南渡(江浙)派、南移(京湖)派。四派大臣皆以迁还中原、重归正朔为中兴目标,派系之间的分歧其实映射出各派大臣对如何迁还中原的思想碰撞。这种碰撞的发生,实质上是南宋对“大一统”观念进行狭隘辩解的结果。南宋正是在南移过程中开始凸显“中国”作为汉地中心的专有性和汉人身份的唯一性,将“大一统”标准由汉唐时期的“天下”重“一”转向服务自身的“中国”重“统”,这种偏执的严防华夷的思维客观上促进了金元“大一统”意识的迅速发展,缩小了南北封建化进程的差距,成为“大一统”内涵蜕变、“中华民族共同体”形式更新的关键。因此,宋高宗初期的驻跸之争是解读“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的一块重要的历史拼图。

    2023年01期 v.36;No.158 74-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4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45 ]

历史研究

  • 晚宋边事议论形成过程的考察——以“蕲黄之变”的书写为中心

    程海伦;

    边事是晚宋士人普遍关注的话题,嘉定十四年发生的“蕲黄之变”引起士人激烈的争论。其时士人议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对蕲、黄二州守臣李诚之与何大节的评价问题上。李、何二人在当时都面临极大的非议,但后世评价却褒贬不同,这与边事传播的方式及辩诬的群体都有很大的关联。不同的信息传播媒介是士人获知边事的保证,也影响士人对信息了解的深浅、详略程度。交游关系、政治经历、学术背景等因素,亦会左右士人的价值判断。通过“诸贤相继,正论互发”的方式,士人的群体言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扭转大众的观念,并获得官方价值体系的认可。以“蕲黄之变”的书写为中心,可以看出晚宋士人边事议论形成过程的多重维度,这启发我们在相关研究中应对边事议论这一舆论场的内在肌理有更为深入体察。

    2023年01期 v.36;No.158 87-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89 ]

经济与管理

  • 渔民专业合作社主导的水产品供应链优化研究——基于关系和信任视角

    李季芳;孙蕾蕾;

    渔民专业合作社主导的水产品供应链可将链上产权独立、资源互补的上下游节点主体组织起来协同参与竞争,建立起资源与利益共享机制。但目前节点主体间合作关系不稳定并缺乏信任,而关系和信任是汇聚各合作主体优势以及维持供应链动态柔性能力的关键要素。基于对渔民专业合作社主导的水产品供应链关系和信任内涵以及关系和信任对合作绩效的作用机理分析,明确关系和信任是供应链价值增值的基本来源,在供应链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关系和信任下的渔民专业合作社主导的水产品供应链优化,需要围绕提升品牌实力稳定节点合作关系,基于不同供需特征优化契约信任,基于积累交往经验和专用资产投资优化能力信任,基于有效沟通优化善意信任,并通过完善政府支持体系强化合作信任。

    2023年01期 v.36;No.158 99-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277 ]

语言学研究

  • 语言研究中的祖题——哲学论争是学术繁荣的摇篮

    丁金国;

    在语言哲学领域里,有两个命题既古老又年轻,一是“人类语言的个性与共性”,一是“语言本体的约定论和本质论”。纵观两千多年以来的学术史,求索共性和寻找差异始终在交替进行,二者犹如语言研究历史长河里的两股潜流,不时地漩起激浪,此起彼伏,交替进行,推动着语言科学的发展与繁荣。

    2023年01期 v.36;No.158 110-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2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49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