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家瑶;
当今世界风险已成为全球性话语和社会的重要特征。从必然与偶然、可能与现实、过去与未来、正面与负面的关系上对现代风险的存在性、趋势性、指向性、影响性等方面进行哲学解读并寻求现实启示是本文研究的主要视角。就研究的理论性而言,旨在深化风险的现代性理解;就研究的现实性而言,旨在增强人们风险意识自觉和应对风险的能力。〗
2007年02期 No.77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150 ] - 黄家瑶;
当今世界风险已成为全球性话语和社会的重要特征。从必然与偶然、可能与现实、过去与未来、正面与负面的关系上对现代风险的存在性、趋势性、指向性、影响性等方面进行哲学解读并寻求现实启示是本文研究的主要视角。就研究的理论性而言,旨在深化风险的现代性理解;就研究的现实性而言,旨在增强人们风险意识自觉和应对风险的能力。〗
2007年02期 No.77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150 ] - 田世锭;
奥尔曼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英美马克思主义六个主要学派之一“辩证法的马克思主义”的主要代表,“美国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研究的领军人物”;而卢卡奇是“整个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教主”。因此,比较奥尔曼与卢卡奇的辩证法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作为马克思主义学者,奥尔曼与卢卡奇的辩证法思想有着许多相同之处。但由于他们所处的社会背景不同,他们的辩证法思想也必然有着很大的区别。从根本上讲,卢卡奇的辩证法思想是“总体性的辩证法”;而奥尔曼的辩证法思想是“内在关系的辩证法”。具体来说,两者的区别主要有三个方面:“总体性”与“内在关系”;“主客体统一”与“抽象”;“阶级意识”与“潜在”。
2007年02期 No.77 6-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下载次数:710 ] - 田世锭;
奥尔曼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英美马克思主义六个主要学派之一“辩证法的马克思主义”的主要代表,“美国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研究的领军人物”;而卢卡奇是“整个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教主”。因此,比较奥尔曼与卢卡奇的辩证法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作为马克思主义学者,奥尔曼与卢卡奇的辩证法思想有着许多相同之处。但由于他们所处的社会背景不同,他们的辩证法思想也必然有着很大的区别。从根本上讲,卢卡奇的辩证法思想是“总体性的辩证法”;而奥尔曼的辩证法思想是“内在关系的辩证法”。具体来说,两者的区别主要有三个方面:“总体性”与“内在关系”;“主客体统一”与“抽象”;“阶级意识”与“潜在”。
2007年02期 No.77 6-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下载次数:710 ] - 杨建萍;
《论语》含有丰富而深邃的道德哲学,其中以“仁”、“义”、“礼”为核心的社会公德;以“忠”为基础的职业道德;以“孝”为起点的家庭美德。这在当今落实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的历史条件下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2007年02期 No.77 1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359 ] - 杨建萍;
《论语》含有丰富而深邃的道德哲学,其中以“仁”、“义”、“礼”为核心的社会公德;以“忠”为基础的职业道德;以“孝”为起点的家庭美德。这在当今落实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的历史条件下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2007年02期 No.77 1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359 ] - 汤唯;何泽锋;
成文法典是现代社会法律的主要存在形式,标志着法的最高发展阶段。但同时,成文法典也具有其自身难以克服的缺陷,无法满足人们对法律之个别正义、权利救济、灵活适变的价值需求。这种供需矛盾,最终使人们不能要求法典承载过多的价值渴望。为克服成文法典的局限性,既需要对成文法典本身进行审视,将严格规则与自由裁量相结合,克服其僵化性;同时又需要完善社会调控机制,在成文法典之外寻求多元化的法律供给源。
2007年02期 No.77 16-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158 ] - 汤唯;何泽锋;
成文法典是现代社会法律的主要存在形式,标志着法的最高发展阶段。但同时,成文法典也具有其自身难以克服的缺陷,无法满足人们对法律之个别正义、权利救济、灵活适变的价值需求。这种供需矛盾,最终使人们不能要求法典承载过多的价值渴望。为克服成文法典的局限性,既需要对成文法典本身进行审视,将严格规则与自由裁量相结合,克服其僵化性;同时又需要完善社会调控机制,在成文法典之外寻求多元化的法律供给源。
2007年02期 No.77 16-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158 ] - 房文翠;杨静维;
争端解决机制与法学教育是共生互动、紧密相联的社会现象。不同的争端解决机制不仅影响着法学教育的兴衰,也全方位影响着法学教育的观念、教学模式、人才培养目标等方面。替代性纠纷解决方式的出现,预示着争端解决机制的多元化发展趋势。这种趋势既向我国法学教育提出了挑战,也为法学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2007年02期 No.77 22-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257 ] - 房文翠;杨静维;
争端解决机制与法学教育是共生互动、紧密相联的社会现象。不同的争端解决机制不仅影响着法学教育的兴衰,也全方位影响着法学教育的观念、教学模式、人才培养目标等方面。替代性纠纷解决方式的出现,预示着争端解决机制的多元化发展趋势。这种趋势既向我国法学教育提出了挑战,也为法学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2007年02期 No.77 22-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257 ] - 初炳东;
“罪、功、刑相适应”要求犯罪、重大立功和刑罚三者之间的均衡。认定重大立功,应当将犯罪分子所立的功与其所犯的罪进行功、罪比较,动态分析,做到功、罪均衡、相当。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减轻处罚时,应当是在其犯罪所应当判处的具体刑罚所在的具体法定刑幅度以下判处刑罚,做到罪、功、刑相适应。
2007年02期 No.77 29-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下载次数:471 ] - 初炳东;
“罪、功、刑相适应”要求犯罪、重大立功和刑罚三者之间的均衡。认定重大立功,应当将犯罪分子所立的功与其所犯的罪进行功、罪比较,动态分析,做到功、罪均衡、相当。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减轻处罚时,应当是在其犯罪所应当判处的具体刑罚所在的具体法定刑幅度以下判处刑罚,做到罪、功、刑相适应。
2007年02期 No.77 29-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下载次数:471 ] - 徐祥民;李瑶;
违宪审查制度在美国而不是在其他国家出现,是由美国的法律传统决定的。美国作为普通法国家接受自然法学说,而按照自然法高于人定法的判断,依据宪法审查人定法不过是对自然法与人定法关系原理的扩大使用。普通法法律至上学说的自然延伸是宪法至上,其间接的结果就是以司法权审查违宪的立法。在美国宪法缔造者们的笔下,权力制衡的政治原则早就推演出司法机关有宣布违反宪法明文规定的立法为无效之权的结论,马歇尔的创造不过是对制宪者们的逻辑结论的实践。普通法传统赋予法官的特殊地位,也使法官有条件创立新的制度。而以普通法的传统为构成要素的美国民族精神,则为违宪审查制度的创立提供了文化基础。
2007年02期 No.77 34-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648 ] - 徐祥民;李瑶;
违宪审查制度在美国而不是在其他国家出现,是由美国的法律传统决定的。美国作为普通法国家接受自然法学说,而按照自然法高于人定法的判断,依据宪法审查人定法不过是对自然法与人定法关系原理的扩大使用。普通法法律至上学说的自然延伸是宪法至上,其间接的结果就是以司法权审查违宪的立法。在美国宪法缔造者们的笔下,权力制衡的政治原则早就推演出司法机关有宣布违反宪法明文规定的立法为无效之权的结论,马歇尔的创造不过是对制宪者们的逻辑结论的实践。普通法传统赋予法官的特殊地位,也使法官有条件创立新的制度。而以普通法的传统为构成要素的美国民族精神,则为违宪审查制度的创立提供了文化基础。
2007年02期 No.77 34-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648 ] - 赵守江;
物权公示的对象是物权,而不是物权变动。物权公示只是在物权已经发生变动以后,将新的静态的物权归属状况表征出来,与物权变动是否发生效力没有关系。物权变动和物权公示不是一个层面的问题,两者所实现的制度目标、追求的制度价值、考量的相关因素是不一样的。物权变动和物权公示可以分离,并且应当分离,这一点在动产和不动产上都得到了明显的体现。而物权变动模式不过是在当事人没有作出特殊约定的情况下,为双方当事人之间的物权变动确定一个科学而又合理的时间基准。
2007年02期 No.77 39-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下载次数:834 ] - 赵守江;
物权公示的对象是物权,而不是物权变动。物权公示只是在物权已经发生变动以后,将新的静态的物权归属状况表征出来,与物权变动是否发生效力没有关系。物权变动和物权公示不是一个层面的问题,两者所实现的制度目标、追求的制度价值、考量的相关因素是不一样的。物权变动和物权公示可以分离,并且应当分离,这一点在动产和不动产上都得到了明显的体现。而物权变动模式不过是在当事人没有作出特殊约定的情况下,为双方当事人之间的物权变动确定一个科学而又合理的时间基准。
2007年02期 No.77 39-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下载次数:834 ] - 邹华;
在当前关于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讨论中,德国后现代美学家沃尔夫冈.韦尔施的名字出现频率较高,他的理论被当作肯定或倡导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西方权威而受到高度重视。然而韦尔施对日常生活审美化所采取的态度是批判性的,他的理论不仅不能为中国美学当前严重的实用主义倾向提供任何证明,相反,我们看到了他对伦理学和认识论等纵深层次审美化的论证。“审美化”概念涉及到韦尔施美学的审美中断、盲点文化、艺术的双重结构和重构美学等问题;作为比照,我们同时也看到了中西“后学”之间的真正差距。
2007年02期 No.77 46-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下载次数:482 ] - 邹华;
在当前关于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讨论中,德国后现代美学家沃尔夫冈.韦尔施的名字出现频率较高,他的理论被当作肯定或倡导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西方权威而受到高度重视。然而韦尔施对日常生活审美化所采取的态度是批判性的,他的理论不仅不能为中国美学当前严重的实用主义倾向提供任何证明,相反,我们看到了他对伦理学和认识论等纵深层次审美化的论证。“审美化”概念涉及到韦尔施美学的审美中断、盲点文化、艺术的双重结构和重构美学等问题;作为比照,我们同时也看到了中西“后学”之间的真正差距。
2007年02期 No.77 46-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下载次数:482 ] - 泓峻;
通过变革文学语言形成一套新的书面语言体系,实现文化转型,是20世纪中国现代化转型时的一种极具策略性的选择。胡适在新文化运动开始时并没有真正认识到倡导白话文学的巨大意义,而是试图就文学本身论证文学语言变革的必然性。白话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正统性等问题就是这样提出来的。由于所提出的许多命题是伪命题,胡适不仅在具体论证过程中常常出现逻辑上的漏洞,而且在一些基本概念的使用上也有问题。然而“文学革命”的迅速推进,使胡适的文学革命理论不仅轻易战胜了论争对手,而且被作为绝对正确的东西继承下来,成为左右现代文学发展方向的强大力量,限制了中国新文学发展的多种可能性。
2007年02期 No.77 5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9 ] |[下载次数:379 ] - 泓峻;
通过变革文学语言形成一套新的书面语言体系,实现文化转型,是20世纪中国现代化转型时的一种极具策略性的选择。胡适在新文化运动开始时并没有真正认识到倡导白话文学的巨大意义,而是试图就文学本身论证文学语言变革的必然性。白话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正统性等问题就是这样提出来的。由于所提出的许多命题是伪命题,胡适不仅在具体论证过程中常常出现逻辑上的漏洞,而且在一些基本概念的使用上也有问题。然而“文学革命”的迅速推进,使胡适的文学革命理论不仅轻易战胜了论争对手,而且被作为绝对正确的东西继承下来,成为左右现代文学发展方向的强大力量,限制了中国新文学发展的多种可能性。
2007年02期 No.77 5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9 ] |[下载次数:379 ] - 任现品;
完美英雄与末路英雄分别是大陆、台湾民国史小说的典型人物形象,二者在形象内涵、审美价值方面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差异,这种差异不仅构成一种截然对照,成为隔海相对的遥远呼应,而且共同验证了文化语境对叙事话语的切实影响。
2007年02期 No.77 57-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182 ] - 任现品;
完美英雄与末路英雄分别是大陆、台湾民国史小说的典型人物形象,二者在形象内涵、审美价值方面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差异,这种差异不仅构成一种截然对照,成为隔海相对的遥远呼应,而且共同验证了文化语境对叙事话语的切实影响。
2007年02期 No.77 57-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182 ] - 张大为;
从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后现代主义诗歌观念在中国当代诗歌领域经历了从“后现代主义”到向中国“古典”诗歌传统回归的富有戏剧性的演绎过程。它的引入与流行,不是对于西方思潮的简单移植与原样展开,而是根植于充分的本土经验的依据和现实语境的确定指向,它已经成为当代诗歌观念史的一部分。而它在中国当代诗歌史上的从“后现代”到“古典”的戏剧性演化,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立体化的思想空间,在彰显历史的丰富性的同时,直到今天也仍然具有激发思想灵感的重要价值。
2007年02期 No.77 6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319 ] - 张大为;
从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后现代主义诗歌观念在中国当代诗歌领域经历了从“后现代主义”到向中国“古典”诗歌传统回归的富有戏剧性的演绎过程。它的引入与流行,不是对于西方思潮的简单移植与原样展开,而是根植于充分的本土经验的依据和现实语境的确定指向,它已经成为当代诗歌观念史的一部分。而它在中国当代诗歌史上的从“后现代”到“古典”的戏剧性演化,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立体化的思想空间,在彰显历史的丰富性的同时,直到今天也仍然具有激发思想灵感的重要价值。
2007年02期 No.77 6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319 ] - 曲延芬;
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在世界范围内掀起自然垄断产业规制改革的浪潮,民营化的趋势贯穿其中。从根本上讲,自然垄断产业的民营化主要取决于政府对国家管理模式有效性的权衡。因此,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自然垄断产业的民营化在目标、进程乃至绩效方面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差异。这些差异主要来自于社会制度和市场条件的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与产业发展水平的不同以及时代背景的不同。对二者的比较研究可以为中国自然垄断产业的民营化改革提供借鉴与启示。作为发展中国家,自然垄断产业的民营化应该渐进实施,民营化必须与市场结构调整相结合,同时加以制度建设的保障。
2007年02期 No.77 67-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211 ] - 曲延芬;
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在世界范围内掀起自然垄断产业规制改革的浪潮,民营化的趋势贯穿其中。从根本上讲,自然垄断产业的民营化主要取决于政府对国家管理模式有效性的权衡。因此,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自然垄断产业的民营化在目标、进程乃至绩效方面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差异。这些差异主要来自于社会制度和市场条件的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与产业发展水平的不同以及时代背景的不同。对二者的比较研究可以为中国自然垄断产业的民营化改革提供借鉴与启示。作为发展中国家,自然垄断产业的民营化应该渐进实施,民营化必须与市场结构调整相结合,同时加以制度建设的保障。
2007年02期 No.77 67-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211 ] - 于文书;段志国;
“美是和谐”,这是个古老而又日新的命题。古代先哲的睿智光芒与“和谐美”理论的当今共识,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宝贵的视角和思路。审美教育对和谐社会建设具有三大功能:个体塑造、文化构建、社会整合。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实施以下美育内容:以美育人,以美融“文”,以美致和。
2007年02期 No.77 73-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200 ] - 于文书;段志国;
“美是和谐”,这是个古老而又日新的命题。古代先哲的睿智光芒与“和谐美”理论的当今共识,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宝贵的视角和思路。审美教育对和谐社会建设具有三大功能:个体塑造、文化构建、社会整合。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实施以下美育内容:以美育人,以美融“文”,以美致和。
2007年02期 No.77 73-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200 ] - 王曰美;
学术界一直认为“原始人没有主体意识”,其实不然。原始人不仅有了朦胧的主体意识,而且还有了主体意识的发展。原始人从物我混同到始祖英雄创造,再到神话始祖的主体意识发展正是代表了主体意识在神话中的演变历程。
2007年02期 No.77 78-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167 ] - 王曰美;
学术界一直认为“原始人没有主体意识”,其实不然。原始人不仅有了朦胧的主体意识,而且还有了主体意识的发展。原始人从物我混同到始祖英雄创造,再到神话始祖的主体意识发展正是代表了主体意识在神话中的演变历程。
2007年02期 No.77 78-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167 ] - 马晓丽;
汉宣帝对民族关系的理想追求是“万国伏,贻长久”,其思想核心是“推亡固存,信威北夷”;因这一思想符合中原王朝的根本利益,因此成了后世处理民族关系的重要理论依据。赵充国的民族关系思想体系主要由三大理论观点所构成:一是以夷击夷,二是分化瓦解诸羌同盟,三是“威德并行”。从汉宣帝以及大臣们对赵充国的理论观点表示怀疑到逐渐理解和认同,说明任何一种理论都有一个被逐步认识和逐步接受的过程。魏相对少数民族出师应有名的思想,最突出的特点是大气和大度,它既体现了汉朝主动改善汉匈关系的积极态度和诚意,也与汉宣帝“信威北夷”的思想比较合拍。萧望之民族关系思想的主要观点,一是反对汉与乌孙和亲,二是“不伐丧”,三是“让而不臣”。尽管“让而不臣”是当时处理汉匈关系的最佳理论,却遭到了丞相黄霸和御史大夫于定国等重臣的普遍反对。由于汉宣帝采纳了萧望之“让而不臣”的理论并积极实践,才使汉朝出现了“北边自宣帝以来,数世不见烟火之警,人民炽盛,牛马布野”的太平和繁荣局面。由此可见,真理并非都掌握在多数人的手中,就如何对待匈奴呼韩邪单于到长安朝见这件事情而言,真理就为萧望之个别人掌握。
2007年02期 No.77 82-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下载次数:572 ] - 马晓丽;
汉宣帝对民族关系的理想追求是“万国伏,贻长久”,其思想核心是“推亡固存,信威北夷”;因这一思想符合中原王朝的根本利益,因此成了后世处理民族关系的重要理论依据。赵充国的民族关系思想体系主要由三大理论观点所构成:一是以夷击夷,二是分化瓦解诸羌同盟,三是“威德并行”。从汉宣帝以及大臣们对赵充国的理论观点表示怀疑到逐渐理解和认同,说明任何一种理论都有一个被逐步认识和逐步接受的过程。魏相对少数民族出师应有名的思想,最突出的特点是大气和大度,它既体现了汉朝主动改善汉匈关系的积极态度和诚意,也与汉宣帝“信威北夷”的思想比较合拍。萧望之民族关系思想的主要观点,一是反对汉与乌孙和亲,二是“不伐丧”,三是“让而不臣”。尽管“让而不臣”是当时处理汉匈关系的最佳理论,却遭到了丞相黄霸和御史大夫于定国等重臣的普遍反对。由于汉宣帝采纳了萧望之“让而不臣”的理论并积极实践,才使汉朝出现了“北边自宣帝以来,数世不见烟火之警,人民炽盛,牛马布野”的太平和繁荣局面。由此可见,真理并非都掌握在多数人的手中,就如何对待匈奴呼韩邪单于到长安朝见这件事情而言,真理就为萧望之个别人掌握。
2007年02期 No.77 82-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下载次数:572 ] - 孙昉;
1900年,俄国利用中国爆发义和团运动之机出兵,全面入侵东北,激化了与日本的矛盾,从而引发了1904年的日俄战争。为了维护东北主权,清政府利用日俄矛盾,进行中俄交涉,使俄国承诺撤军。在日俄战争爆发后,清政府鉴于未来形势发展的不确定性,采取了中立的外交政策。随着战争的发展,当出现日俄两国分割东北势力范围的倾向时,清政府的外交政策未能做出及时调整。战争结束后的日俄和谈中,中国作为战争的最大受害国,却被排斥于和谈之外,最终无奈地接受日俄重新划分东北势力范围的现实。
2007年02期 No.77 89-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下载次数:1179 ] - 孙昉;
1900年,俄国利用中国爆发义和团运动之机出兵,全面入侵东北,激化了与日本的矛盾,从而引发了1904年的日俄战争。为了维护东北主权,清政府利用日俄矛盾,进行中俄交涉,使俄国承诺撤军。在日俄战争爆发后,清政府鉴于未来形势发展的不确定性,采取了中立的外交政策。随着战争的发展,当出现日俄两国分割东北势力范围的倾向时,清政府的外交政策未能做出及时调整。战争结束后的日俄和谈中,中国作为战争的最大受害国,却被排斥于和谈之外,最终无奈地接受日俄重新划分东北势力范围的现实。
2007年02期 No.77 89-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下载次数:1179 ] - 杨志娟;杜国云;
二十世纪前半叶,先觉的回族知识分子勇敢地担负起历史责任,以创办新式半阿半汉学校为发端,培养了大批完全不同于传统的新式知识分子以及大量初识汉语及普通知识的民众,为回族社会的整体进步以及西北早期近代化打下了社会基础。这批人积极致力于西北社会的改造,在他们的影响下,报刊杂志尤其白话文报刊、杂志大量发行,民众获取知识的途径迅速增多,思想观念为之改变。通过民众启蒙,西北回族逐渐走出家庭,走出清真寺,了解社会,关心国家,将民族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紧联系起来,为国家摆脱困境作出贡献。
2007年02期 No.77 94-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236 ] - 杨志娟;杜国云;
二十世纪前半叶,先觉的回族知识分子勇敢地担负起历史责任,以创办新式半阿半汉学校为发端,培养了大批完全不同于传统的新式知识分子以及大量初识汉语及普通知识的民众,为回族社会的整体进步以及西北早期近代化打下了社会基础。这批人积极致力于西北社会的改造,在他们的影响下,报刊杂志尤其白话文报刊、杂志大量发行,民众获取知识的途径迅速增多,思想观念为之改变。通过民众启蒙,西北回族逐渐走出家庭,走出清真寺,了解社会,关心国家,将民族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紧联系起来,为国家摆脱困境作出贡献。
2007年02期 No.77 94-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236 ] - 邓峰;
从18世纪90年代到19世纪90年代约100年的时间内,美国政界在关税问题上展开了激烈的争论。这首先表现在著名政治家汉密尔顿和以杰斐逊、麦迪逊为首的杰斐逊党人之间的交锋上。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内外状况的变化,尤其是涉及到民族独立和生存的问题时,杰斐逊党人和汉密尔顿在关税问题上的看法渐趋一致,支持利用关税政策来保护和促进美国制造业的利益。其次,北部和南部的地区之争。最终代表北部工业家利益的联邦政府通过战争解决了双方间的论争,进一步强化了贸易保护主义的高关税政策在美国政治中的影响。第三,共和党人与民主党人之争。前者在争论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特别是双方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出现利益上的某些交叉处,揭示出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强大历史根基所在,也是从18世纪90年代就开始的百年关税之争的结果所在。
2007年02期 No.77 100-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7 ] |[下载次数:648 ] - 邓峰;
从18世纪90年代到19世纪90年代约100年的时间内,美国政界在关税问题上展开了激烈的争论。这首先表现在著名政治家汉密尔顿和以杰斐逊、麦迪逊为首的杰斐逊党人之间的交锋上。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内外状况的变化,尤其是涉及到民族独立和生存的问题时,杰斐逊党人和汉密尔顿在关税问题上的看法渐趋一致,支持利用关税政策来保护和促进美国制造业的利益。其次,北部和南部的地区之争。最终代表北部工业家利益的联邦政府通过战争解决了双方间的论争,进一步强化了贸易保护主义的高关税政策在美国政治中的影响。第三,共和党人与民主党人之争。前者在争论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特别是双方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出现利益上的某些交叉处,揭示出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强大历史根基所在,也是从18世纪90年代就开始的百年关税之争的结果所在。
2007年02期 No.77 100-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7 ] |[下载次数:648 ] - 周剑云;
从美国立国伊始至20世纪40年代,美国劳资关系管理模式的发展主要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法院主治劳资关系管理;第二阶段是立法主导劳资关系管理。前一阶段中,美国法官在劳资关系管理中居主导地位,主要适用普通法的刑事共谋罪和禁令手段调整劳资关系。后一阶段国会的立法逐渐成为调整劳资关系的主要规范,并最终经由联邦立法确立了国家劳资关系管理模式。
2007年02期 No.77 107-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下载次数:884 ] - 周剑云;
从美国立国伊始至20世纪40年代,美国劳资关系管理模式的发展主要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法院主治劳资关系管理;第二阶段是立法主导劳资关系管理。前一阶段中,美国法官在劳资关系管理中居主导地位,主要适用普通法的刑事共谋罪和禁令手段调整劳资关系。后一阶段国会的立法逐渐成为调整劳资关系的主要规范,并最终经由联邦立法确立了国家劳资关系管理模式。
2007年02期 No.77 107-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下载次数:884 ] - 丁金国;
西语的文体学与汉语的风格论虽有共通之处,但二者并不完全一致,无论从历时发生学,还是从共时的存在形态、以及解读与表述方式来看,都存在着诸多差异,廓清其相同点与相异点,无论对理论研究、语言教学和语言文字应用都具有重要意义。
2007年02期 No.77 113-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9 ] |[下载次数:460 ] - 丁金国;
西语的文体学与汉语的风格论虽有共通之处,但二者并不完全一致,无论从历时发生学,还是从共时的存在形态、以及解读与表述方式来看,都存在着诸多差异,廓清其相同点与相异点,无论对理论研究、语言教学和语言文字应用都具有重要意义。
2007年02期 No.77 113-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9 ] |[下载次数:46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