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03期 236+3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43 ]
- 2006年03期 236+3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43 ]
- 刘忠世;
在历史哲学的层面上,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中包含着对人类历史发展过程的一种两阶段划分形式。以交往从有限的地域性交往发展为普遍的世界性交往为标志,人类历史进入了“世界历史”。在经验上,“世界历史”开始于十五世纪。相比较而言,前“世界历史”时代和“世界历史”时代各有其不同的特征,在诸如生产和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范围和变迁、文化的民族特性、人的存在与发展状态等方面,表现出两大历史阶段的差异。
2006年03期 241-2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355 ] - 刘忠世;
在历史哲学的层面上,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中包含着对人类历史发展过程的一种两阶段划分形式。以交往从有限的地域性交往发展为普遍的世界性交往为标志,人类历史进入了“世界历史”。在经验上,“世界历史”开始于十五世纪。相比较而言,前“世界历史”时代和“世界历史”时代各有其不同的特征,在诸如生产和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范围和变迁、文化的民族特性、人的存在与发展状态等方面,表现出两大历史阶段的差异。
2006年03期 241-2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355 ] - 孟庆仁;
整体性是否定之否定规律的重要特征,但直到现在,对它一直缺乏研究。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整体性特征,指事物发展的整个过程,是有许多个首尾相连的近似“圆圈”的否定之否定构成的、螺旋式上升的长过程,可以概括表述为螺旋式上升。正确理解否定之否定过程的开端和终点,是认识否定之否定规律整体性特征的关键性环节。螺旋式上升表现为连续性、循环上升性和开放的周期性这样三个特点。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是事物发展过程中固有的、紧密联系在一起而互不分离的一个整体;在这三大规律之中,只有否定之否定规律是从整体上概括所有事物发展过程的“唯一的运动规律”,另外两个规律是它的某种部分。
2006年03期 250-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7 ] |[下载次数:949 ] - 孟庆仁;
整体性是否定之否定规律的重要特征,但直到现在,对它一直缺乏研究。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整体性特征,指事物发展的整个过程,是有许多个首尾相连的近似“圆圈”的否定之否定构成的、螺旋式上升的长过程,可以概括表述为螺旋式上升。正确理解否定之否定过程的开端和终点,是认识否定之否定规律整体性特征的关键性环节。螺旋式上升表现为连续性、循环上升性和开放的周期性这样三个特点。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是事物发展过程中固有的、紧密联系在一起而互不分离的一个整体;在这三大规律之中,只有否定之否定规律是从整体上概括所有事物发展过程的“唯一的运动规律”,另外两个规律是它的某种部分。
2006年03期 250-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7 ] |[下载次数:949 ] - 刘士国;
工作物责任与抛物致人损害责任,为性质不同的两种责任。依现行法,前者为过错推定责任,后者为一般过错责任。楼上落下物致人损害不能确认加害人,并不构成共同危险行为,也不能适用公平责任,只能对受害人实行社会救济。
2006年03期 254-257+3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75 ] |[下载次数:1188 ] - 刘士国;
工作物责任与抛物致人损害责任,为性质不同的两种责任。依现行法,前者为过错推定责任,后者为一般过错责任。楼上落下物致人损害不能确认加害人,并不构成共同危险行为,也不能适用公平责任,只能对受害人实行社会救济。
2006年03期 254-257+3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75 ] |[下载次数:1188 ] - 范李瑛;
对受害人提出的婚内损害赔偿请求,法律是否应当支持,学者有不同的看法,实务界也出现了不同的判决。我国《婚姻法》虽然只规定了离婚损害赔偿而未规定婚内损害赔偿,但前者并不排斥后者,受害人可以选择行使离婚损害赔偿请求权或者婚内损害赔偿请求权。夫妻共同财产制对婚内损害赔偿请求权的实现造成了一定的障碍,但可以通过非常财产制和债权凭证制度加以克服。离婚损害赔偿制度和夫妻共同财产制均不构成否定受害人婚内损害赔偿请求权的理由。
2006年03期 258-2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12 ] |[下载次数:2232 ] - 范李瑛;
对受害人提出的婚内损害赔偿请求,法律是否应当支持,学者有不同的看法,实务界也出现了不同的判决。我国《婚姻法》虽然只规定了离婚损害赔偿而未规定婚内损害赔偿,但前者并不排斥后者,受害人可以选择行使离婚损害赔偿请求权或者婚内损害赔偿请求权。夫妻共同财产制对婚内损害赔偿请求权的实现造成了一定的障碍,但可以通过非常财产制和债权凭证制度加以克服。离婚损害赔偿制度和夫妻共同财产制均不构成否定受害人婚内损害赔偿请求权的理由。
2006年03期 258-2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12 ] |[下载次数:2232 ] - 洪波;
在已经设定了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土地上,国家为他人设定空间建设用地使用权是否需要征得普通建设用地使用权人的同意,代表了两种不同的立法模式。采用不同模式会影响未来的土地立法方向。我国物权法应当赋予普通建设用地使用权人同意权。在此基础上,空间建设用地使用权与普通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关系、空间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效力以及同意权人的范围、同意权的行使等问题,理论上都需要予以明确解答。
2006年03期 263-2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下载次数:334 ] - 洪波;
在已经设定了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土地上,国家为他人设定空间建设用地使用权是否需要征得普通建设用地使用权人的同意,代表了两种不同的立法模式。采用不同模式会影响未来的土地立法方向。我国物权法应当赋予普通建设用地使用权人同意权。在此基础上,空间建设用地使用权与普通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关系、空间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效力以及同意权人的范围、同意权的行使等问题,理论上都需要予以明确解答。
2006年03期 263-2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下载次数:334 ] - 章礼强;
民法本位问题在我国当今声名鹊起。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现代民法社会本位论、权利本位兼社会本位论等。民法社会本位说中的“社会”,难以找到合适的利益承载主体,决定社会本位不能作为一种立法标准和本位价值取向。民法本位是民法的中心任务和价值标准,我国民法应当坚持私主体权利本位,不必牺牲自己本份的私主体权利本位而代之以社会本位。
2006年03期 268-2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200 ] - 章礼强;
民法本位问题在我国当今声名鹊起。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现代民法社会本位论、权利本位兼社会本位论等。民法社会本位说中的“社会”,难以找到合适的利益承载主体,决定社会本位不能作为一种立法标准和本位价值取向。民法本位是民法的中心任务和价值标准,我国民法应当坚持私主体权利本位,不必牺牲自己本份的私主体权利本位而代之以社会本位。
2006年03期 268-2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200 ] - 张平华;
权利限制通过限制冲突中的权利,使多种权利得以和谐共处,而成为权利冲突的基本纠偏机制。权利限制并非权利的固有属性,而是外设于权利边界上的限制。权利限制使被限制权利方受有容忍拘束,相对方居于优先地位,并可成为侵权责任免责根据。在特定情形下,权利限制还可引发财产权属变动。权利限制也须被限制,这些限制包括遵守权利位阶的原则、法律保留原则、比例原则等。
2006年03期 273-2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08 ] |[下载次数:1272 ] - 张平华;
权利限制通过限制冲突中的权利,使多种权利得以和谐共处,而成为权利冲突的基本纠偏机制。权利限制并非权利的固有属性,而是外设于权利边界上的限制。权利限制使被限制权利方受有容忍拘束,相对方居于优先地位,并可成为侵权责任免责根据。在特定情形下,权利限制还可引发财产权属变动。权利限制也须被限制,这些限制包括遵守权利位阶的原则、法律保留原则、比例原则等。
2006年03期 273-2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08 ] |[下载次数:1272 ] - 耿传明;
周作人“附逆”看似意外,实则有它的前因后果。相对于某种平面化的政治道德评判,需要深入考察的是周作人所代表的这一脉新文化与他的人生选择之间的关联。周作人的新道德主张主要表现为伦理的自然化和道义的事功化,这些都是需要纳入具体的历史文化语境中加以考察的问题。
2006年03期 280-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下载次数:661 ] - 耿传明;
周作人“附逆”看似意外,实则有它的前因后果。相对于某种平面化的政治道德评判,需要深入考察的是周作人所代表的这一脉新文化与他的人生选择之间的关联。周作人的新道德主张主要表现为伦理的自然化和道义的事功化,这些都是需要纳入具体的历史文化语境中加以考察的问题。
2006年03期 280-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下载次数:661 ] - 王辉;
张炜作为新时期文坛上重要的小说家之一,尽管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从文本分析,仍可看到其自身存在的一些阈限和不足,尤其是其作为一位人文知识分子所超度承担的社会责任、自身阅历和潜在资质的不足,带来了诸如创作理念的强盛、启蒙思想的偏颇、现实关照的盲点、道德拯救的虚妄以及生活阅历的自我限定等创作中难以避祛的问题,这些都使张炜的小说创作呈现出文学性的缺失和思想力的不足。
2006年03期 286-2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250 ] - 王辉;
张炜作为新时期文坛上重要的小说家之一,尽管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从文本分析,仍可看到其自身存在的一些阈限和不足,尤其是其作为一位人文知识分子所超度承担的社会责任、自身阅历和潜在资质的不足,带来了诸如创作理念的强盛、启蒙思想的偏颇、现实关照的盲点、道德拯救的虚妄以及生活阅历的自我限定等创作中难以避祛的问题,这些都使张炜的小说创作呈现出文学性的缺失和思想力的不足。
2006年03期 286-2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250 ] - 王汶成;
近代以来的美学转向使得“艺术审美经验”一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而当前国内学术界热烈展开的关于“日常生活审美化”“艺术的边界”等问题的讨论也无不涉及到对“艺术审美经验”这一概念的理解。因此总结历史的经验、综合各派的观点,从理论上澄清“艺术审美经验”这一概念的基本内涵,应该是很有现实针对性。“艺术审美经验”这一概念包括外延和内涵两方面的意义。从外延方面看,艺术审美经验的能指范围是不断拓展的,但不能突破“艺术”和“审美”所界定的底线。从内涵方面看,艺术审美经验的所指意义不只是它固有的美学内涵,还应该包括哲学内涵、心理内涵和人文内涵等多重内容。
2006年03期 291-2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下载次数:663 ] - 王汶成;
近代以来的美学转向使得“艺术审美经验”一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而当前国内学术界热烈展开的关于“日常生活审美化”“艺术的边界”等问题的讨论也无不涉及到对“艺术审美经验”这一概念的理解。因此总结历史的经验、综合各派的观点,从理论上澄清“艺术审美经验”这一概念的基本内涵,应该是很有现实针对性。“艺术审美经验”这一概念包括外延和内涵两方面的意义。从外延方面看,艺术审美经验的能指范围是不断拓展的,但不能突破“艺术”和“审美”所界定的底线。从内涵方面看,艺术审美经验的所指意义不只是它固有的美学内涵,还应该包括哲学内涵、心理内涵和人文内涵等多重内容。
2006年03期 291-2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下载次数:663 ] - 李若晖;
历来认为《老子》第八十章是对老子理想社会的集中描述,这种理解并不完整。这一章并非对于理想社会的直接描述,而是叙述了通往理想社会的具体途径。老子认为,只要人们顺应自然,不去追求满足超出于自然本性之外的欲望,于是我们将弃绝满足这些欲望的工具和交往,并将最终消灭战争。那时,只有世代生活在同一块土地上的血亲氏族,用上天赐予的力量来满足他们与生俱来的自然需要。
2006年03期 298-3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下载次数:1342 ] - 李若晖;
历来认为《老子》第八十章是对老子理想社会的集中描述,这种理解并不完整。这一章并非对于理想社会的直接描述,而是叙述了通往理想社会的具体途径。老子认为,只要人们顺应自然,不去追求满足超出于自然本性之外的欲望,于是我们将弃绝满足这些欲望的工具和交往,并将最终消灭战争。那时,只有世代生活在同一块土地上的血亲氏族,用上天赐予的力量来满足他们与生俱来的自然需要。
2006年03期 298-3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下载次数:1342 ] - 宗明华;
屈原与庄子的作品皆深于哀乐,根植于楚文化,具有超现实的浪漫色彩,因而中国文学史常以“庄骚”并称。但由于贵族与平民的地位及心态不同,在创作中所选择的艺术方式也有所不同:屈原为贵族宗臣,自发地选择了对楚歌的艺术改造;庄子以其平民知识分子的敏锐和强烈的自我意识,自觉地运用艺术虚构创作寓言。此为屈、庄同为浪漫,但却异趣的主要原因。
2006年03期 303-3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200 ] - 宗明华;
屈原与庄子的作品皆深于哀乐,根植于楚文化,具有超现实的浪漫色彩,因而中国文学史常以“庄骚”并称。但由于贵族与平民的地位及心态不同,在创作中所选择的艺术方式也有所不同:屈原为贵族宗臣,自发地选择了对楚歌的艺术改造;庄子以其平民知识分子的敏锐和强烈的自我意识,自觉地运用艺术虚构创作寓言。此为屈、庄同为浪漫,但却异趣的主要原因。
2006年03期 303-3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200 ] - 孙晶;
汉代骚体赋继承了原始骚体的抒情功能,主要是苦闷、幽愤等压抑之情的抒发,但与汉代散体赋一样,汉代骚体赋在发展演变的过程中也受到了散文式思维方式的影响,一些骚体赋又表现出与散文中说理散文、描写散文或叙事散文相类似的某些功能。这种趋势促进了汉赋中骚体赋与散体赋表现功能的互渗与互补,使汉代骚体赋出现了多元化的表现方式,以致出现了骚散相兼体赋。
2006年03期 308-3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8 ] |[下载次数:856 ] - 孙晶;
汉代骚体赋继承了原始骚体的抒情功能,主要是苦闷、幽愤等压抑之情的抒发,但与汉代散体赋一样,汉代骚体赋在发展演变的过程中也受到了散文式思维方式的影响,一些骚体赋又表现出与散文中说理散文、描写散文或叙事散文相类似的某些功能。这种趋势促进了汉赋中骚体赋与散体赋表现功能的互渗与互补,使汉代骚体赋出现了多元化的表现方式,以致出现了骚散相兼体赋。
2006年03期 308-3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8 ] |[下载次数:856 ] - 曲延芬;
中国自然垄断产业的改革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产权国有、单一的局面并没有发生根本性转变。这种产权结构是政企不分、恶性价格战等诸多弊端的根源。就中国自然垄断产业产权现状而言,产权改革确有其必要性与现实性。
2006年03期 313-3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158 ] - 曲延芬;
中国自然垄断产业的改革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产权国有、单一的局面并没有发生根本性转变。这种产权结构是政企不分、恶性价格战等诸多弊端的根源。就中国自然垄断产业产权现状而言,产权改革确有其必要性与现实性。
2006年03期 313-3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158 ] - 刘晓雪;
工业消费品批发业作为我国流通体制改革的突破口,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行业。在传统工业消费品批发体系已经被打破,新的批发体系尚未正式形成的情况下,依托我国工业消费品批发10个转变和三个特色,尝试构建现代工业消费品批发的发展模式,即“一个体系”、依托“三个支柱”、积极发展涵盖“四个子系统”;上述工业消费品批发模式的形成需要以大型批发公司为主导、以网上交易和批发交易为发展方向、重点培育一些以产业群为基础的国际采购中心以及培育和谐的市场环境才能得以实现。
2006年03期 318-3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219 ] - 刘晓雪;
工业消费品批发业作为我国流通体制改革的突破口,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行业。在传统工业消费品批发体系已经被打破,新的批发体系尚未正式形成的情况下,依托我国工业消费品批发10个转变和三个特色,尝试构建现代工业消费品批发的发展模式,即“一个体系”、依托“三个支柱”、积极发展涵盖“四个子系统”;上述工业消费品批发模式的形成需要以大型批发公司为主导、以网上交易和批发交易为发展方向、重点培育一些以产业群为基础的国际采购中心以及培育和谐的市场环境才能得以实现。
2006年03期 318-3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219 ] - 崔明德;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绝大多数朝代都有和亲或具有和亲性质的联姻关系,只有宋明两朝没有与少数民族政权和亲。从表面来看,由于宋、明没有实行和亲,似乎使中国古代和亲历史中断了两个朝代,其实则不然。仅就宋朝而言,既有部分大臣对历史上的和亲问题作过反思与评论,又有君臣讨论如何应对辽及西夏的求亲,也有大臣就和亲问题与辽进行外交谈判。两宋时期的大臣大都借助对历史上的和亲的反思与评论而阐述自己的民族关系主张。大致说来,北宋时期的大臣对历史上的和亲大都持肯定或基本肯定的态度,而对现实的和亲则大都持反对意见;南宋时期的大臣大都对和亲持否定态度,以评论和亲而反对南宋与金议和。他们所谈论的和亲,多数指两个政权的通婚,有时也指议和。两宋时期的和亲概念,无论是其内涵还是性质,都已发生了变化,与汉唐时期和亲的概念有很大差异。所以,对两宋时期出现的和亲,切不可全部以通婚视之。宋辽之间就和亲问题的外交谈判,充分体现了当时宋朝君臣对和亲问题的认识程度。北宋之所以拒绝辽和西夏的求婚,主要在于宋朝君臣的民族偏见,他们把和亲政策与伦理道德对立起来,从体面、尊严等方面审视和亲,提出“和亲辱国”的极端看法。加之辽在开始时明确要求宋朝皇帝的女儿出嫁,进一步加重了宋朝君臣的心理负担和羞耻感。宋朝的“和亲”概念及和亲理念,丰富、发展和深化了中国传统的和亲思想,是中国古代和亲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6年03期 324-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下载次数:1082 ] - 崔明德;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绝大多数朝代都有和亲或具有和亲性质的联姻关系,只有宋明两朝没有与少数民族政权和亲。从表面来看,由于宋、明没有实行和亲,似乎使中国古代和亲历史中断了两个朝代,其实则不然。仅就宋朝而言,既有部分大臣对历史上的和亲问题作过反思与评论,又有君臣讨论如何应对辽及西夏的求亲,也有大臣就和亲问题与辽进行外交谈判。两宋时期的大臣大都借助对历史上的和亲的反思与评论而阐述自己的民族关系主张。大致说来,北宋时期的大臣对历史上的和亲大都持肯定或基本肯定的态度,而对现实的和亲则大都持反对意见;南宋时期的大臣大都对和亲持否定态度,以评论和亲而反对南宋与金议和。他们所谈论的和亲,多数指两个政权的通婚,有时也指议和。两宋时期的和亲概念,无论是其内涵还是性质,都已发生了变化,与汉唐时期和亲的概念有很大差异。所以,对两宋时期出现的和亲,切不可全部以通婚视之。宋辽之间就和亲问题的外交谈判,充分体现了当时宋朝君臣对和亲问题的认识程度。北宋之所以拒绝辽和西夏的求婚,主要在于宋朝君臣的民族偏见,他们把和亲政策与伦理道德对立起来,从体面、尊严等方面审视和亲,提出“和亲辱国”的极端看法。加之辽在开始时明确要求宋朝皇帝的女儿出嫁,进一步加重了宋朝君臣的心理负担和羞耻感。宋朝的“和亲”概念及和亲理念,丰富、发展和深化了中国传统的和亲思想,是中国古代和亲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6年03期 324-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下载次数:1082 ] - 樊文礼;史秀莲;
先秦儒家民族思想的核心内容包括“华夷之辨”和“用夏变夷”两个方面。孔子“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主张,是“华夷之辨”思想的具体反映,它具有以华夏为中心甚至歧视夷狄民族的色彩,同时又具有反对外来干涉、侵扰的性质。孟子对儒家民族思想最重要的发展,是明确提出了“用夏变夷”的概念。而《公羊传》中的“大一统”、“尊王攘夷”和“内其国而外诸夏,内诸夏而外夷狄”,则反映了公羊派的民族观以及处理夷夏关系的基本原则和方针。
2006年03期 337-3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下载次数:721 ] - 樊文礼;史秀莲;
先秦儒家民族思想的核心内容包括“华夷之辨”和“用夏变夷”两个方面。孔子“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主张,是“华夷之辨”思想的具体反映,它具有以华夏为中心甚至歧视夷狄民族的色彩,同时又具有反对外来干涉、侵扰的性质。孟子对儒家民族思想最重要的发展,是明确提出了“用夏变夷”的概念。而《公羊传》中的“大一统”、“尊王攘夷”和“内其国而外诸夏,内诸夏而外夷狄”,则反映了公羊派的民族观以及处理夷夏关系的基本原则和方针。
2006年03期 337-3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下载次数:721 ] - 徐振伟;
“门户开放”政策是二十世纪前半期美国对华的基本政策,它是美国在实现工业化后从一个地区大国走向全球大国的过程中提出的,也是随着世界经济霸权在从欧洲过渡到美国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的。作为中美关系史上举足轻重的外交家,鲁特在这项政策不断完善中发挥的作用是无人可以替代的。
2006年03期 343-3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388 ] - 徐振伟;
“门户开放”政策是二十世纪前半期美国对华的基本政策,它是美国在实现工业化后从一个地区大国走向全球大国的过程中提出的,也是随着世界经济霸权在从欧洲过渡到美国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的。作为中美关系史上举足轻重的外交家,鲁特在这项政策不断完善中发挥的作用是无人可以替代的。
2006年03期 343-3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388 ] - 侯典芹;
长期以来,西方史学界认为,迈锡尼文明衰落后的四个世纪中,希腊一直处于“贫穷”、“无知”的状态中。但是,新近的研究表明:“黑暗时代”不仅存在着与迈锡尼文明的联系,而且是古希腊历史上发生重大变革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希腊的生产技术、经济结构、政治制度、艺术风格、宗教习俗以及社会模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些社会变革为希腊城邦文明奠定了基础。
2006年03期 349-3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706 ] - 侯典芹;
长期以来,西方史学界认为,迈锡尼文明衰落后的四个世纪中,希腊一直处于“贫穷”、“无知”的状态中。但是,新近的研究表明:“黑暗时代”不仅存在着与迈锡尼文明的联系,而且是古希腊历史上发生重大变革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希腊的生产技术、经济结构、政治制度、艺术风格、宗教习俗以及社会模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些社会变革为希腊城邦文明奠定了基础。
2006年03期 349-3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706 ] - 丁金国;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哲学上的“语言转向”,语言世界观问题又重新受到中国学术界的关注,与此同时也引起了对汉语的重新认识。就汉外对比研究而言,语言观的有无和自觉程度的高低,将直接决定着对比研究的结果。
2006年03期 354-3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516 ] - 丁金国;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哲学上的“语言转向”,语言世界观问题又重新受到中国学术界的关注,与此同时也引起了对汉语的重新认识。就汉外对比研究而言,语言观的有无和自觉程度的高低,将直接决定着对比研究的结果。
2006年03期 354-3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516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