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侯衍社
马克思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在促进生产力发展、促进劳动者素质提高以及推动现代科技和文化价值观念建立方面的积极作用给予了充分肯定,对于它在生产力发展、人的发展以及文化价值观念变革方面的二重性给予了鞭辟人里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趋势给出了令人信服的科学分析和预言。马克思的资本主义理论对于我们科学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特点和实质,正确规划和把握人类社会的未来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2004年01期 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1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640 ] - 侯衍社
马克思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在促进生产力发展、促进劳动者素质提高以及推动现代科技和文化价值观念建立方面的积极作用给予了充分肯定,对于它在生产力发展、人的发展以及文化价值观念变革方面的二重性给予了鞭辟人里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趋势给出了令人信服的科学分析和预言。马克思的资本主义理论对于我们科学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特点和实质,正确规划和把握人类社会的未来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2004年01期 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1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640 ] - 苏富忠
文化观研究遇到的困难,在表层上、技术上,是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属概念,其深层原因,是运用抽象思维建构的形而上学世界观。困难的克服,则依靠具体思维及其所建构的具体世界观。在具体思维和具体世界观眼界下,提出了文化的人为性具体存在观:文化是统一着人的目的与能力的具体存在;是进化、发展着的人类在一定环境中,在自然物基础上,通过以思维为核心过程的自觉-盲目行为而建构起来的。
2004年01期 8-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9 ] |[下载次数:86 ] - 苏富忠
文化观研究遇到的困难,在表层上、技术上,是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属概念,其深层原因,是运用抽象思维建构的形而上学世界观。困难的克服,则依靠具体思维及其所建构的具体世界观。在具体思维和具体世界观眼界下,提出了文化的人为性具体存在观:文化是统一着人的目的与能力的具体存在;是进化、发展着的人类在一定环境中,在自然物基础上,通过以思维为核心过程的自觉-盲目行为而建构起来的。
2004年01期 8-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9 ] |[下载次数:86 ] - 刘俊英,刘平
网络社会一方面为人类展现了美好的“数字化生存”的前景;另一方面由于网络社会结构缺陷,也存在诸多网络伦理难题。这些网络伦理难题的解决,要从传统伦理资源整合入手,构建新型的网络伦理,来规范人们的网络行为。
2004年01期 14-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1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7 ] |[下载次数:498 ] - 刘俊英,刘平
网络社会一方面为人类展现了美好的“数字化生存”的前景;另一方面由于网络社会结构缺陷,也存在诸多网络伦理难题。这些网络伦理难题的解决,要从传统伦理资源整合入手,构建新型的网络伦理,来规范人们的网络行为。
2004年01期 14-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1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7 ] |[下载次数:498 ] - 吕国忱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由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两个不可分割的部分组成,而现代西方学者把劳动价值和知识价值割裂开来,并用知识价值取代劳动价值。事实上,强调知识价值在今天的主导作用无可厚非,但是,知识只有通过劳动才能转化为商品,把潜在价值转化为现实价值。劳动价值和知识价值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相互补充的。我们既应该坚持劳动价值论,又应该强调知识在其中的重要作用。
2004年01期 19-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124 ] - 吕国忱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由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两个不可分割的部分组成,而现代西方学者把劳动价值和知识价值割裂开来,并用知识价值取代劳动价值。事实上,强调知识价值在今天的主导作用无可厚非,但是,知识只有通过劳动才能转化为商品,把潜在价值转化为现实价值。劳动价值和知识价值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相互补充的。我们既应该坚持劳动价值论,又应该强调知识在其中的重要作用。
2004年01期 19-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 ]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124 ] - 房绍坤,李霞
用益物权是物权法中的重要制度,如何构建用益物权体系,是我国物权立法的难点之一。构建科学、完善的用益物权体系,应当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这些指导思想包括:考虑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体现现行法的有益规定并对相关制度加以整理,吸收中国优良的传统法律文化,借鉴国外的立法经验。
2004年01期 24-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2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9 ] |[下载次数:499 ] - 房绍坤,李霞
用益物权是物权法中的重要制度,如何构建用益物权体系,是我国物权立法的难点之一。构建科学、完善的用益物权体系,应当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这些指导思想包括:考虑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体现现行法的有益规定并对相关制度加以整理,吸收中国优良的传统法律文化,借鉴国外的立法经验。
2004年01期 24-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2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9 ] |[下载次数:499 ] - 潘维大
因故意或过失而造成第三人产生精神损害时,是否应负损害赔偿责任?依美国法之规定,与直接受害人存有紧密亲属关系,以及处于“危险范围”与采“正常合理人”标准之第三人,且亲眼目睹受害人严重损害结果者,皆有可能要求赔偿。依我国台湾地区民法之规定,与直接受害人有身份上的关系,过失行为侵害了其身份权利者,且直接受害人受害情节重大,请求权人所受之精神损害亦情节重大时,可加以请求。大陆民法典草案与国际接轨及对人格权重视之基本思考,令人赞赏,但若将学者研究之共识及海外立法相关部分予以参考,增加对第三人遭受精神损害赔偿之规范,则对人权之保障更为完整。
2004年01期 29-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03 ] |[下载次数:703 ] - 潘维大
因故意或过失而造成第三人产生精神损害时,是否应负损害赔偿责任?依美国法之规定,与直接受害人存有紧密亲属关系,以及处于“危险范围”与采“正常合理人”标准之第三人,且亲眼目睹受害人严重损害结果者,皆有可能要求赔偿。依我国台湾地区民法之规定,与直接受害人有身份上的关系,过失行为侵害了其身份权利者,且直接受害人受害情节重大,请求权人所受之精神损害亦情节重大时,可加以请求。大陆民法典草案与国际接轨及对人格权重视之基本思考,令人赞赏,但若将学者研究之共识及海外立法相关部分予以参考,增加对第三人遭受精神损害赔偿之规范,则对人权之保障更为完整。
2004年01期 29-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03 ] |[下载次数:703 ] - 刘士国
从民事权利能力终止、生命维持器械使用与器官移植需求、保护患者权利及促进医疗技术发展等因素考虑,我国亟需对脑死亡进行立法。此立法应采全脑死与全脑死加心脏死两种标准并由当事人生前选择。脑死亡立法的价值取向,应确立保护确认脑死对象的生命权、促进器官移植、保护器官捐献者的自己决定权及坚持器官无偿捐献原则。
2004年01期 3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2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下载次数:750 ] - 刘士国
从民事权利能力终止、生命维持器械使用与器官移植需求、保护患者权利及促进医疗技术发展等因素考虑,我国亟需对脑死亡进行立法。此立法应采全脑死与全脑死加心脏死两种标准并由当事人生前选择。脑死亡立法的价值取向,应确立保护确认脑死对象的生命权、促进器官移植、保护器官捐献者的自己决定权及坚持器官无偿捐献原则。
2004年01期 3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2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下载次数:750 ] - 樊静,张钦润
海域具有区别于一般物的特定性及特有的流动性、共享性,在民法上应属于特殊不动产。海域使用权既不属于自然资源使用权,也不是资源物权,宜将其放在物权法用益物权制度中规范调整。海域使用权具有特殊的效力,涉及到相邻关系、地役权等问题,需要各方面的综合协调。
2004年01期 42-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6 ] |[下载次数:513 ] - 樊静,张钦润
海域具有区别于一般物的特定性及特有的流动性、共享性,在民法上应属于特殊不动产。海域使用权既不属于自然资源使用权,也不是资源物权,宜将其放在物权法用益物权制度中规范调整。海域使用权具有特殊的效力,涉及到相邻关系、地役权等问题,需要各方面的综合协调。
2004年01期 42-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6 ] |[下载次数:513 ] - 宋振武
无罪推定原则被普遍赋予的含义是将判决之前的被指控人设定为无罪之人,此为保护性的暂时的实体设定,不存在反驳问题。贝卡利亚首倡的并非无罪推定原则,只是对有罪推定的否定。作为证明责任规范的无罪推定不是无罪推定原则的普遍含义。不受强迫自证其罪原则部分地源于无罪推定原则的要求。中国刑事诉讼法第12条之义既非无罪推定,亦非禁止有罪推定,只是禁止在判决之前对被指控人的犯罪作肯定判断。在法治原则下无罪推定不是必须的法律技术设计。
2004年01期 48-53+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2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 ] |[引用频次:8 ] |[下载次数:1095 ] - 宋振武
无罪推定原则被普遍赋予的含义是将判决之前的被指控人设定为无罪之人,此为保护性的暂时的实体设定,不存在反驳问题。贝卡利亚首倡的并非无罪推定原则,只是对有罪推定的否定。作为证明责任规范的无罪推定不是无罪推定原则的普遍含义。不受强迫自证其罪原则部分地源于无罪推定原则的要求。中国刑事诉讼法第12条之义既非无罪推定,亦非禁止有罪推定,只是禁止在判决之前对被指控人的犯罪作肯定判断。在法治原则下无罪推定不是必须的法律技术设计。
2004年01期 48-53+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2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8 ] |[下载次数:1095 ] - 房保国
刑事诉讼管辖权异议是当事人的一项重要的救济性程序权利,它是当事人刑事诉讼诉权的重要体现,是维护公平审判权利的重要保障。刑事管辖权异议的裁判体系是刑事程序性裁判的重要内容,它包括管辖权异议的申请主体、申请机构、申请期间、申请理由、举证责任、证明标准、裁决机制和法律后果等要素。我国的刑事诉讼管辖权异议制度严重缺失,这一制度在我国的构建存在严重障碍。
2004年01期 54-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53 ] |[下载次数:875 ] - 房保国
刑事诉讼管辖权异议是当事人的一项重要的救济性程序权利,它是当事人刑事诉讼诉权的重要体现,是维护公平审判权利的重要保障。刑事管辖权异议的裁判体系是刑事程序性裁判的重要内容,它包括管辖权异议的申请主体、申请机构、申请期间、申请理由、举证责任、证明标准、裁决机制和法律后果等要素。我国的刑事诉讼管辖权异议制度严重缺失,这一制度在我国的构建存在严重障碍。
2004年01期 54-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53 ] |[下载次数:875 ] - 马小朝
象征主义文学是发生于19世纪中期以后,西方文明出现空前历史悖论时期的文学现象。象征主义文学以浪漫激情与现实责任的互为纠缠确立了自己的艺术立场,以丑与美的对立统一表现了自己的审美追求。它们以自己令人惊咤万端的艺术悖论拓开了与西方文明历史悖论相周旋的想象时空。
2004年01期 62-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442 ] - 马小朝
象征主义文学是发生于19世纪中期以后,西方文明出现空前历史悖论时期的文学现象。象征主义文学以浪漫激情与现实责任的互为纠缠确立了自己的艺术立场,以丑与美的对立统一表现了自己的审美追求。它们以自己令人惊咤万端的艺术悖论拓开了与西方文明历史悖论相周旋的想象时空。
2004年01期 62-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442 ] - 洪忠煌
影视剧人物言语可分为四种,即生活化或散文化言语、理性化言语、抒情化言语、梦呓化或荒诞化言语。影视剧中的叙事人言语以理性化的和抒情化的两种言语为主。言语赋予影视剧的视听联觉造型以内在生命力,即诗语意境的表现力。经典影片的有声语言魅力至今仍然保持其优势,这是偏重于视觉刺激的当代影视所应该回归的。
2004年01期 69-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114 ] - 洪忠煌
影视剧人物言语可分为四种,即生活化或散文化言语、理性化言语、抒情化言语、梦呓化或荒诞化言语。影视剧中的叙事人言语以理性化的和抒情化的两种言语为主。言语赋予影视剧的视听联觉造型以内在生命力,即诗语意境的表现力。经典影片的有声语言魅力至今仍然保持其优势,这是偏重于视觉刺激的当代影视所应该回归的。
2004年01期 69-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114 ] - 王峰
机敏是主体的一种审美判断能力。它以文化共通感为基础,在人文传统中得以教化、培育,并且通过趣味判断表现出来。机敏实际上就是个体如何认识整个文化传统,并依据这个文化传统对具体对象进行审美把握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看,伽达默尔阐释学的机敏问题就是从主体方面来探讨康德审美判断力。
2004年01期 77-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2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381 ] - 王峰
机敏是主体的一种审美判断能力。它以文化共通感为基础,在人文传统中得以教化、培育,并且通过趣味判断表现出来。机敏实际上就是个体如何认识整个文化传统,并依据这个文化传统对具体对象进行审美把握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看,伽达默尔阐释学的机敏问题就是从主体方面来探讨康德审美判断力。
2004年01期 77-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2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381 ] - 杨欢亮,郭立
在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的迅猛发展之后,中国股份合作制在90年代末期出现了分化和过渡。究其原因,主要是政治及政策环境的变化、企业成长带来的烦恼、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非企业制度方面的问题,包括认识问题、设计不规范问题、人力资源供给问题、管理问题、生存空间限制问题等)。实践证明,股份合作制是适合中小企业运行的有效企业制度模式,不能把影响股份合作制发展的非企业制度因素混同于企业制度因素。政府的体制供给,抑或政策环境是制约中国股份合作制发展的关键因素。
2004年01期 82-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6 ] |[下载次数:140 ] - 杨欢亮,郭立
在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的迅猛发展之后,中国股份合作制在90年代末期出现了分化和过渡。究其原因,主要是政治及政策环境的变化、企业成长带来的烦恼、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非企业制度方面的问题,包括认识问题、设计不规范问题、人力资源供给问题、管理问题、生存空间限制问题等)。实践证明,股份合作制是适合中小企业运行的有效企业制度模式,不能把影响股份合作制发展的非企业制度因素混同于企业制度因素。政府的体制供给,抑或政策环境是制约中国股份合作制发展的关键因素。
2004年01期 82-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6 ] |[下载次数:140 ] - 王信东
实体企业在工业经济时代为适应市场同质、大量、需求变化相对较慢的特点,为取得较高的生产效率和较好的经济效益,实施了以产品、工艺等为主要分工和协作对象的运作模式;虚拟企业在知识经济时代为适应市场需求个性化强烈、多品种少批量、需求变化迅速的特点,为获得企业随市场变化而变化良好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应该实施以企业的运作功能为分工与合作对象的运作模式。虚拟企业的运行方式是在专业化分工协作的基础上的更高层面上的分工协作,但两者也在众多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
2004年01期 88-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1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下载次数:207 ] - 王信东
实体企业在工业经济时代为适应市场同质、大量、需求变化相对较慢的特点,为取得较高的生产效率和较好的经济效益,实施了以产品、工艺等为主要分工和协作对象的运作模式;虚拟企业在知识经济时代为适应市场需求个性化强烈、多品种少批量、需求变化迅速的特点,为获得企业随市场变化而变化良好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应该实施以企业的运作功能为分工与合作对象的运作模式。虚拟企业的运行方式是在专业化分工协作的基础上的更高层面上的分工协作,但两者也在众多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
2004年01期 88-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1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下载次数:207 ] - 丁鼎
“代汉者当涂高”是广泛传布于汉魏时期的一条谶言。钟肇鹏《谶纬论略》认为本条谶言是曹魏代汉时所造作。考诸有关文献便知其说非是。实际上本条谶言早在西汉末年就已经产生了。西汉末年的公孙述与东汉末年的袁术称帝时都曾经利用过这条谶言。曹魏代汉时确实也曾利用过这条谶言,但只是利用,而并非编造。
2004年01期 93-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7 ] |[下载次数:314 ] - 丁鼎
“代汉者当涂高”是广泛传布于汉魏时期的一条谶言。钟肇鹏《谶纬论略》认为本条谶言是曹魏代汉时所造作。考诸有关文献便知其说非是。实际上本条谶言早在西汉末年就已经产生了。西汉末年的公孙述与东汉末年的袁术称帝时都曾经利用过这条谶言。曹魏代汉时确实也曾利用过这条谶言,但只是利用,而并非编造。
2004年01期 93-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7 ] |[下载次数:314 ] - 闫孟祥
考察朱熹对佛教的认识对解决长期困扰学术界的朱子学与佛学关系有一定意义。朱熹青少年时期曾涉入佛学,甚至在约19至24岁时还曾试图按禅的方法“修证”。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他对佛教知识的了解缺乏系统性;对佛教“空”的理解认为即是无,这与佛教本身有很大差距。但有证据显示他掌握了佛教初步的观空方法。朱熹对佛教的批评受到这种认识的影响。
2004年01期 96-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345 ] - 闫孟祥
考察朱熹对佛教的认识对解决长期困扰学术界的朱子学与佛学关系有一定意义。朱熹青少年时期曾涉入佛学,甚至在约19至24岁时还曾试图按禅的方法“修证”。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他对佛教知识的了解缺乏系统性;对佛教“空”的理解认为即是无,这与佛教本身有很大差距。但有证据显示他掌握了佛教初步的观空方法。朱熹对佛教的批评受到这种认识的影响。
2004年01期 96-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345 ] - 崔明德
蒙元时期的联姻主要有四种类型:一是蒙元皇室与国外高丽的联姻,以此结成并巩固藩属关系;二是蒙元皇室与国内蒙古外族高昌、汪古、西藏萨迦款氏、云南大理段氏的联姻,以此结成并巩固内属关系;三是蒙元与西夏、金的联姻,以此显示自己的胜利与强盛;四是蒙元皇室与弘吉刺部、斡亦刺部及亦乞列思部等同属蒙古系统但无血缘关系的氏族部落的联姻。从如下几个方面可以看出,蒙元时期是中国古代和亲史和政治婚姻史上最为活跃的时期之一,在中国古代政治婚姻史上占有突出地位。第一,从联姻的次数来看,蒙元时期的联姻至少有136次,比两汉、隋唐时期的和亲次数高出几倍,约为清代的1.76倍;第二,从联姻的对象来看,蒙元时期的联姻与唐朝比较相近;从联姻的地域来看,与唐朝、辽朝的和亲比较相近;第三,从联姻的成效来看,蒙元的联姻对象都在协助蒙元东征西讨时立下了汗马功劳;第四,蒙元时期的联姻对清代联姻产生了重要影响,清朝的满蒙联姻在动机、特点等方面几乎与蒙元时期的联姻一脉相承;第五,将世代联姻作为一项制度固定下来;第六,亲上加亲的特点非常突出。
2004年01期 103-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下载次数:555 ] - 崔明德
蒙元时期的联姻主要有四种类型:一是蒙元皇室与国外高丽的联姻,以此结成并巩固藩属关系;二是蒙元皇室与国内蒙古外族高昌、汪古、西藏萨迦款氏、云南大理段氏的联姻,以此结成并巩固内属关系;三是蒙元与西夏、金的联姻,以此显示自己的胜利与强盛;四是蒙元皇室与弘吉刺部、斡亦刺部及亦乞列思部等同属蒙古系统但无血缘关系的氏族部落的联姻。从如下几个方面可以看出,蒙元时期是中国古代和亲史和政治婚姻史上最为活跃的时期之一,在中国古代政治婚姻史上占有突出地位。第一,从联姻的次数来看,蒙元时期的联姻至少有136次,比两汉、隋唐时期的和亲次数高出几倍,约为清代的1.76倍;第二,从联姻的对象来看,蒙元时期的联姻与唐朝比较相近;从联姻的地域来看,与唐朝、辽朝的和亲比较相近;第三,从联姻的成效来看,蒙元的联姻对象都在协助蒙元东征西讨时立下了汗马功劳;第四,蒙元时期的联姻对清代联姻产生了重要影响,清朝的满蒙联姻在动机、特点等方面几乎与蒙元时期的联姻一脉相承;第五,将世代联姻作为一项制度固定下来;第六,亲上加亲的特点非常突出。
2004年01期 103-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下载次数:555 ] - 贾学勤
Halliday & Hasan认为语篇是意义单位,但目前书面语篇意义的分析多限于表层话题意义。语篇作为具有交际价值的个体语用单位,其意义至少应含三种主要成分——主题意义,话题意义和文体风格意义。因此,科学界定这三种意义成分,廓清其表现形式,理清语篇意义的解读过程,对建立全方位多角度综合分析语篇意义具有奠基作用。
2004年01期 116-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1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194 ] - 贾学勤
Halliday & Hasan认为语篇是意义单位,但目前书面语篇意义的分析多限于表层话题意义。语篇作为具有交际价值的个体语用单位,其意义至少应含三种主要成分——主题意义,话题意义和文体风格意义。因此,科学界定这三种意义成分,廓清其表现形式,理清语篇意义的解读过程,对建立全方位多角度综合分析语篇意义具有奠基作用。
2004年01期 116-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1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194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