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步儒学”专题

  • 儒家的“德性—礼—政治”模式——进步儒学视角下的政治哲学

    安靖如;

    今天,儒家哲学应当是"有根的全球哲学":植根于儒家传统,并从全球的其他哲学传统受到激励。进步儒学即是通往儒家政治哲学的这样一条进路的一个例子。它的基本理论结构像一只三脚凳,乃是德性—礼—政治的相互关系。所有三个维度皆植根于传统,但所有三个维度以及这些维度相互联系的方式,却已经在回应新的情境与挑战中经历了新的发展。伦理的德性是进步儒学最基础的目标,但是,要使德性的获得成为可能,个人的德性就必须"坎陷自身",并遵从政治的规则(例如法律)。同理,人类社会中,对于伦理规范与政治规范之实现来说,礼的规范也是必要的。因此,所有三个维度都是至关重要的,都是理解儒家政治哲学的必不可少的部分。

    2014年01期 v.27;No.104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234 ]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423 ]
  • 儒学之“本”与“源”——评安靖如“进步儒学”的思想方法

    黄玉顺;

    美国哲学家安靖如的政治哲学"进步儒学",基于"有本的全球哲学"观念,在"伦理—礼—法"或"德性—礼—政治"的模式中凸显礼的重大意义,以联接儒家传统和现代价值,是富于创造性的。然而,"有本的全球哲学"的思想方法毕竟属于传统形而上学的"本—末"、"体—用"、"形上—形下"的思维方式,礼是沟通形上之"本"与形下之"末"的中介,尽管探及儒学之"本",但未溯及儒学之"源"。此外,他关于生活儒学先有对现象学的信奉、并以此为基础来综合改造儒学的判断也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

    2014年01期 v.27;No.104 9-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95 ] |[引用频次:6 ] |[下载次数:265 ]
  • 反向坎陷:当代儒家政治哲学的一种方法——评安靖如的“进步儒学”

    王堃;

    安靖如的进步儒学,旨在将伦理的进步植根于创造性的政治实践中,他借助牟宗三的自我坎陷理论,沟通了伦理与政治,从而对进步性给出了保守性的解释。然而他忽视了牟宗三对政治价值进步性与伦理价值保守性的区分,以及伦理对政治的独立性,实际是以政治价值切入伦理价值的方式,使伦理进步取决于政治领域的实情。我们称之为"反向坎陷"的方法论。此方法论亦根植于儒家传统之中,只不过异于安氏所标榜的牟宗三的自我坎陷,而与荀子的礼义积伪有着密切的关联。也就是从这个意义上,其进步儒学的儒学性和进步性能够同时得到解释。对比于当今其他儒学研究,反向坎陷亦可成为一种理论发展的趋势和导向。

    2014年01期 v.27;No.104 17-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328 ]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250 ]

哲学研究

  • 孟子心学与宋明理学

    魏义霞;

    孟子重视心的作用,在承认四体与四心一样与生俱来的前提下,强调只有四心才是人性的具体内容,由此推出了性善说,并且通过尽心、知性、知天的方式与天合一。孟子的这一做法彰显了儒家一贯坚持的通过道德践履与天合一的具体途径,同时引领了宋明理学的价值旨趣和理论格局:第一,孟子推崇的四心被宋明理学奉为宇宙本原。第二,孟子对心的重视与宋明理学的道德践履密切相关。第三,孟子四心与四体并举在宋明理学那里发展为双重人性论。

    2014年01期 v.27;No.104 25-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68 ] |[引用频次:12 ] |[下载次数:1033 ]
  • 从“格物”、“诚意”到“致知”——王阳明的《大学》诠释与“致良知”的提出

    王磊;

    对于《大学》的诠释重点,王阳明从"格物"出发,经历了从"诚意"到"致知"的转移过程,它蕴涵着"致良知"提出的内在逻辑。一心求道的王阳明,早年困惑于"格物",因为朱子"格物"夹杂的知识诉求之方式达不到终极之道;龙场悟道后的阳明重视"诚意",以"意"涉"物"、训"物"为"事",将"物"明确为人的生存情境而非客观之物,对应之"理"则为德性形态的是非之理,"格物"被纯化为通过德性涵养达到心体的绝对自明而占有终极之道;宁藩之变后的阳明提出"致(良)知",则德性涵养过程中的是非标准被明确澄清,对朱子"格物致知"理论的彻底改造也得以完成。

    2014年01期 v.27;No.104 32-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1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65 ] |[引用频次:14 ] |[下载次数:1326 ]
  • 奥古斯丁可能性观念的偶态形而上学分析

    董修元;

    奥古斯丁在反佩拉纠主义系列论文中,围绕"人有无罪的可能"和"人必然犯罪"这两个论题的兼容性问题,提出一种不同于希腊化思维的可能性观念,即在上帝的可能与神所择定的可能。他开辟出从可能性出发理解现实性的思路,对希腊化哲学的中心概念"自然-本性"予以解构和重新赋义。而当代基督教宗教哲学家普兰丁格的偶态形而上学理论与奥古斯丁的可能性辨析,在思想出发点与深层结构上,具有诸多相互发明之处。

    2014年01期 v.27;No.104 40-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37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33 ]

法学研究

  • 论意思表示不真实的非诉讼离婚协议之效力

    马浩;房绍坤;

    非诉讼离婚协议是婚姻双方当事人不经由法院自主对其人身关系、财产关系进行处分的意思表示合集。在签订非诉讼离婚协议的时点,一方或双方意思表示不真实会影响构成该协议的解除身份关系行为、财产性处分行为的效力。通过原因行为理论作用于确认身份关系终止行为及确认财产性处分行为,从而使受害人在受有不利益时获得法律救济。

    2014年01期 v.27;No.104 48-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61 ] |[引用频次:20 ] |[下载次数:932 ]
  • 电子票据设质方式探析

    李遐桢;

    传统票据质押分为票据法上的票据质押与物权法上的票据质押,前者的设立方式是质押背书,后者的设立方式是"交付"票据,书面质押合同并非设立物权法上的票据质押的必备要件。票据法上的电子票据质押的设立方式是登记与质押背书。物权法上的电子票据质押的设立方式是质押登记。质押背书并非电子票据质押的一个必备要件,但它是区分票据法上的电子票据质押还是物权法上的电子票据质押的标志。

    2014年01期 v.27;No.104 56-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7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61 ] |[引用频次:7 ] |[下载次数:441 ]
  • 从一份吐鲁番文书看唐律的变化

    岳纯之;

    LM20-1457-20-01、大谷5098、8099号《贼盗律》残片的制作年代为载初元年(689)至神龙元年(705)武则天当政的武周时期,反映了一种与《唐律疏议》第294条不完全相同的关于卖期亲卑幼的律文。从《贼盗律》残片所反映的武则天时期的唐律及其疏议到《唐律疏议》,唐律及其疏议显然是有过变化的,而且这种变化既涉及形式方面,也涉及内容方面。同时,《贼盗律》残片与《养老律》《唐律疏议》的异同,也折射出从永徽律疏到《唐律疏议》的递嬗演变,为《唐律疏议》系开元律疏的说法提供了有力支持。

    2014年01期 v.27;No.104 62-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233 ]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216 ]

文学研究

  • 文学叙事通向历史的两条不同路径——论中国文学“史传传统”与西方写实传统起源语境与理论旨趣的差异

    泓峻;

    汉语文学叙事中的"史传传统"与西方文学的写实传统在起源语境与理论旨趣上存在很大差异。受史学"实录"原则影响,汉语文学谈论的真实,指的是所记之人与所叙之事在历史上是否曾经存在。西方文学追求的真实性,则是历史现象背后的本质与必然性。如何透过事物的表象去发现隐藏在背后的本质,并通过文学形象加以再现,是西方写实传统关注的重点;中国的"史传传统"则把保障文学真实的重点放在了对作家的伦理道德与人格要求上。中西方文学叙事都是真实与虚构相结合的状态,不同的是,在汉语叙事要求真实的人物身份、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等方面,西方文学往往是虚构的,而在汉语文学尽情释放自己想象与虚构才能的人物对话、具体情境与细节描写等环节上,西方文学理论则提出了"真实性"要求。分析西方文学写实传统与中国"史传文学传统"之间的差异,对于校正一些学者概念使用上的随意,以及对中国"史传文学传统"内涵的误读,有积极意义。

    2014年01期 v.27;No.104 68-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521 ] |[引用频次:8 ] |[下载次数:424 ]
  • 论中西喜剧意识的审美本质

    马小朝;

    历史告别是西方喜剧意识占主导地位的审美本质。其中有两个方面需要说明的重要问题:第一,历史进步是一个渐进过程;第二,历史合理性的判定,取决于社会实践主体的主观心理尺度。历史告别的喜剧意识审美本质常常呈现出复杂的纠缠交错。道德胜利是中国喜剧意识占主导地位的审美本质。其中也有两个方面需要说明的重要问题:第一,中国文化中的伦理道德具有超阶级的意识形态权力;第二,中国人坚信道德修养同万物变化发展存在神秘联系。

    2014年01期 v.27;No.104 76-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523 ]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283 ]

民族关系研究

  • 宁夏生态移民地区民族关系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冯雪红;聂君;

    基于2012宁夏生态移民调查情况,分析宁夏生态移民地区民族关系的影响因素,结合定性和定量指标,构建起民族关系评价指标体系,并用改进的模糊综合评价法,提高民族关系评价指标体系的可操作性,为民族关系的监测、预警提供实用工具。

    2014年01期 v.27;No.104 86-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215 ] |[引用频次:8 ] |[下载次数:418 ]
  • 明太祖民族关系思想初探

    邓云;

    明太祖关于北方蒙古的民族关系思想有个演变的过程,即从最初的"乘胜北击"到"固守疆域"再到"主动出击",同时在处理南方少数关系民族中,又形成和实践了"因俗而治"、"宽裕待民"和"以夏变夷"等民族关系思想,明太祖在这一过程中基本上统一和巩固了明朝江山,促进了各民族的融合和进步。明太祖的民族关系思想是中国古代民族关系思想史宝库中的重要财富之一,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及时代意义。

    2014年01期 v.27;No.104 94-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7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220 ] |[引用频次:6 ] |[下载次数:304 ]

史学研究

  • 古莘国推考

    张富祥;

    中国古史上著名的莘方国,又称有辛氏,为夏王室后裔。其族名若国名起于以甲乙丙丁等十天干符号为名号的日名制度,本写作"辛","莘"为晚起的用字。古莘族大约还在夏初已受封建国于渭水流域,后来其主支渐次东迁,至夏商之际复建国于今豫东鲁西,成为从属于商王朝的大方国。古莘国的史事到商代渐可考,先秦史书《竹书纪年》中有商代前期莘人联合邳人、蓝夷等反叛的记录,《诗经》中也有商代晚期莘人与周人联姻的记载。东迁后的莘族逐渐夷化,至商周之际灭国,其国族被迁徙于今之莘县。夏商之际辅佐商汤灭夏的头号功臣伊尹,从甲骨文的有关资料来看,可能本出于商族,或为商族外戚。由于他曾服事于莘族,因此他不仅是商代政治家,同时也是古莘国的重要人物。

    2014年01期 v.27;No.104 101-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09 ] |[引用频次:8 ] |[下载次数:313 ]
  • 论经学对中国古代学术文化的影响

    边家珍;

    汉代以降,作为意识形态主流的经学,对学术文化的发展始终起着辐射式的显著影响。这种影响既有积极与进步的一面,也有消极和惰性的一面;不仅是形式上的,而且是内涵上的;不仅是表现在某些具体方面,而且是整体性、综合性的。经学的影响往往通过思维方式发生作用,因而也深深潜伏于人们的思想意识之中。批判地继承古代学术文化,必然需要学术范式的转变与思想观念上的更新。

    2014年01期 v.27;No.104 108-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229 ]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460 ]

经济与管理

  • 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新视角:基于内部多元主义的分析

    汪大海;柳亦博;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加速转型,公共部门在实际的社会管理过程中遭遇到诸多困境,在中央政府层面表现出社会管理部门的"条块分割",在地方政府层面则表现为社会管理聚焦领域的"碎片化",这些困境深层次的成因大多可归结于我国社会管理体制的根源性弊端——内部的多元主义倾向。这种内部的多元主义不仅表现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制度运行的矛盾,同时也表现在政府各部门之间的裂化,以及各地方政府之间的无序竞争。针对内部多元主义的两种表征,分别阐述了其生成及演化机理,随后对如何扬弃和超越内部多元主义提出政策建议,认为建构服务型的、整体性的政府是解决问题的有效路径。

    2014年01期 v.27;No.104 114-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2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211 ]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35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