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心时代”世界语言学研究之比较A Comparative study of World Linguistics in the “Axial Age”
李仕春;焦子桓;
摘要(Abstract):
“轴心时代”理论为研究人类文明史提供了一个解释框架,同样也为早期世界语言学史的研究提供了一个解释框架。在“轴心时代”,中国、希腊以及印度的政治、经济、文化存在着高度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决定了三个地区的语言研究都出现了“音义之争”和“范畴之论”,分别表现为:古中国的“名实”之争和“类概念”之论,古希腊的“本质与约定”之争和“范畴”之论,古印度的“声无常”“声常住”之争和“句义”之论。
关键词(KeyWords): 轴心时代;音义之争;范畴之论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语委科研项目“类型学视野下的汉英中型语文词典对比研究”(YB135-75);; 西南大学中央高校基本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SWU2009226);; 重庆市语委项目“现代汉语常用词义项分布情况描写与解释的学术范式研究(YYK21104)”
作者(Authors): 李仕春;焦子桓;
DOI: 10.13951/j.cnki.issn1002-3194.202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