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无证搜查的程序性原则The Procedural Principle of Warrantless Search
刘广三;庄乾龙;
摘要(Abstract):
无证搜查作为刑事诉讼中一项由公权力主导的侦查措施,具有内在的损害被搜查对象利益的可能性,这就要求立法对其从程序原则性上进行控制。搜查必要性原则解决了无证搜查存在的根本基础,情形紧急原则进一步限制了无证搜查的范围,而公开与秘密相结合原则能最大程度发挥无证搜查与保护被搜查人员的合法权益的作用,法定原则从根本上保证了无证搜查的依法进行,在为无证搜查提供法律依据的同时使无证搜查制度获得正当品性。
关键词(KeyWords): 无证搜查;必要性原则;情形紧急原则;公开与秘密相结合原则;法定原则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s): 刘广三;庄乾龙;
DOI: 10.13951/j.cnki.issn1002-3194.2010.03.005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①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下卷),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第20页。
- ②参见张斌:《我国无证搜查制度法理之构建—<刑事诉讼法>第111条第二款质疑》,《现代法学》2003年第4期。
- ①宋英辉,孙长永,刘新魁等:《外国刑事诉讼法》,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第417页。
- ②约书亚.德雷斯勒,艾伦.C.迈克尔斯:《美国刑事诉讼法精解》(第一卷.刑事侦查),吴宏耀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96页。
- ③Chimel v.California,395 U.S.752(1969).
- ④Chimel v.California,395 U.S.752(1969).
- ⑤Charles H.Whitebread&Christopher Slobogin,Criminal Procedure 171(Foundation Press,1993).
- ⑥Yale Kamisar,Wayne R.Lafave,and Jerold H.Israel,Modern Criminal Procedurel,247(West Publishing,8d.1994).
- ①德国《刑事诉讼法》第103条、日本《刑事诉讼法》第220条、我国台湾《刑事诉讼法》均有类似的规定。参见李昌诃译:《德国刑事诉讼法典》,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36页。
- ②马斯.魏根特:《德国刑事诉讼程序》,岳礼玲、温小洁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11页。
- ③苏珊.瓦尔特:《德国有关搜查、扣押、逮捕以及短期羁押的法律:批评性的评价》,载陈光中、汉斯-约格.阿尔布莱特主编:《中德强制措施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65页。
- ④孙长永:《侦查程序与人权》,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0年,第34-37页。
- ⑤樊崇义:《刑事诉讼法实施问题与对策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307-317页。
- ①孙长永:《侦查程序与人权》,第100-102页。
- ②参见《法国刑事诉讼法》第56条。
- ③孙长永:《侦查程序与人权》,第108页。
- ④皇甫长城,马凌:《浅论同意搜查制度》,《人民检察》2005年第8期。
- ⑤孙长永:《侦查程序与人权》,第l03-104页。
- ⑥孙长永:《侦查程序与人权》,第99页。
- ⑦参见左卫民:《规避与替代——搜查运行机制的实证考察》,《中国法学》2007年第3期。
- ⑧宋英辉主编:《刑事诉讼法修改问题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11页。
- ①参见张斌:《我国无证搜查制度法理之构建——《刑事诉讼法》第111条第二款质疑》,《现代法学》2003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