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西南边疆经略再研究Researches on the Management of China's Southwest Borders in the Han and Tang Dynasties
刘俊珂;王振刚;
摘要(Abstract):
作为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两大高峰,汉唐两朝的建立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考之两朝对西南地区的经略却有诸多相异之处。汉唐对西南均进行了长达几个世纪的经营,而谋划之结果却迥然不同。哀牢内属和永昌郡的设立是两汉在西南统治深度不断加强的明证,而南诏政权的崛起和西洱河战事却成为唐王朝经营西南109年的结果。唐朝于边疆地区的怀柔羁縻之策固然有其必要性,但疏于民治是其治边失策之处。只有军民并治,边疆地区才可能真正巩固起来。
关键词(KeyWords): 汉唐;西南边疆;经略;再研究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s): 刘俊珂;王振刚;
DOI: 10.13951/j.cnki.issn1002-3194.2010.03.014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①可参见朱惠荣:《汉承秦制与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的开发》,《思想战线》1975年第2期;何斯强:《论两汉时期的民族关系》,《思想战线》1986年第5期;范建华:《西南古道与汉、唐王朝开边》,《思想战线》1991年第6期;黎小龙、徐难于:《论秦汉时期西南区域开发的差异与格局》,《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3期;李桂芳:《论两汉王朝西南边疆开发中的人才策略》,《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黎小龙:《论两汉王朝西南边疆开发中的“各以地比”之治理方略》,《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冯建勇:《秦汉时期云南西部疆域的确立》,《大理学院学报》2007年第9期;霍巍:《“西南夷”与南方丝绸之路》,《中华文化论坛》2008年第12期。
- ②可参见林超民:《羁縻州府与唐代民族关系》,《思想战线》1984年第3期;史继忠:《试论西南边疆的羁縻州》,1989年第5期;毛德昌:《韦皋与唐代的西南边疆》,《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第1期;方铁:《论唐朝统治者的治边思想及对西南边疆的治策》,《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方铁:《南诏、吐蕃与唐朝三者间的关系》,《中国藏学》2003年第3期;方铁:《古代治边观念的研究内容与主要特点》,《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6年第1期;杨永福、黄梅:《论南诏与唐朝关系的动因及其他》,《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周宝砚:《论唐王朝治边方略及其启示》,《南京政治学院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 ①《春秋公羊传.成公十五年》,上海:中华书局,1936年,第56页。
- ②《史记》卷110《匈奴传》,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62年,第9册,第2896页。
- ③《史记》卷110《匈奴传》,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62年,第9册,第2902页。
- ④《后汉书》卷88《西域传》,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65年,第10册,第2911页。
- ⑤《史记》卷112《平津侯主父列传》,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62年,第9册,第2950页。
- ⑥《汉书》卷64上,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96年,第9册,第2778页。
- ⑦《史记》卷117《司马相如列传》,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第9册,第3051页。
- ⑧王利器校注:《盐铁论校注》卷8《诛秦》,天津: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497-498页。
- ①《册府元龟》卷170《帝王部.来远》,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60年,第2册,第2050页。
- ②马大正:《中国边疆经略史》,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119页。
- ③《资治通鉴》卷197,贞观十八年十二月条,北京:古籍出版社,1957年,第3册,第6215-6216页。
- ④《资治通鉴》卷193,贞观四年十二月条,北京:古籍出版社,1957年,第3册,第6083页。
- ⑤方铁:《边疆民族史研究》,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年,第40页。
- ⑥《通典》卷185《边防一.边防序》,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5册,第4980-4981页。
- ⑦方铁:《边疆民族史探究》,第46-47页。
- ①《史记》卷116《西南夷列传》,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62年,第9册,第2991页。
- ②赵翼:《廿二史记》卷《汉书武帝纪赞不言武功》,北京:商务印书馆,1958年,第30页。
- ③《新唐书》卷222《南蛮下》,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5年,第20册,第6315页。
- ④《旧唐书》卷41《地理志四》,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5年,第5册,第1694-1698页。
- ⑤《史记》卷6《秦始皇本纪》,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62年,第1册,第239页。
- ①《华阳国志》卷4《南中志》,北京:商务印书馆,1958年,第1册,第59-60页。
- ②王宗维:《汉代的属国》,《文史》第20辑,第60页。
- ③《汉书》卷49《袁盎晁错传》,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96年,第8册,第2288页。
- ④《史记》卷30《平准书》,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62年,第4册,第1421页。
- ⑤《三国志》卷43《蜀书.吕凯传》注引,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59年,第4册,第1047页。
- ⑥《后汉书》卷86《南蛮西南夷列传》,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65年,第10册,第2846页。
- ①《新唐书》卷43《地理志七下》,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5年,第4册,第1119-1120页。
- ②《册府元龟》卷692《牧守部.招辑》,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60年,第9册,第8254页。
- ③《新唐书》卷222下《南蛮下》,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5年,第20册,第6318-6319页。
- ④《通典》卷187《边防三》,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5册,第5062页。
- ⑤《旧唐书》卷43《职官二》,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5年,第6册,第1840页。
- ⑥马大正:《中国边疆经略史》,第13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