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贪污腐败犯罪成因分析An Analysis of the canses of Crimes of Corruption and Accepting Bribes in the Qing Dynasty
孙季萍
摘要(Abstract):
清代贪污腐败犯罪的成因可以归纳为五个方面:公权私化为腐败提供了丰厚的营养;行政的集权化、监督机制缺乏,为腐败提供了唾手可得的机会;行政过程的人治化为腐败提供了方便的路径;一些不合理的制度催化了腐败的进程;反贪不力,导致官场腐败禁而不绝。
关键词(KeyWords): 清代;贪污腐败;封建专制;集权;人治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孙季萍
DOI: 10.13951/j.cnki.issn1002-3194.2003.03.008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 费正清.美国与中国[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
- [2] 牛创平,牛冀青.清代一二品官员经济犯罪案件实录[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
- [3] 单远慕,刘益安.中国廉政史[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
- [4] 马建石,杨育棠.大清律例通考校注[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
- [5] 张晋藩,李铁.中国行政法史[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1.
- [6] 倪军民.试论清代监察制度机能萎缩及其原因[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4,(2):88-95.
- [7] 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 [8] 赵尔巽,等.清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