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中后期青海丹噶尔城的空间发展与功能变迁On Urban Spatial Development and Function Changes of s Tong-vkhor in the Middle and Late Qing Dynasty
张永江,王坤敏
摘要(Abstract):
清代丹噶尔城的演变历程可视为西北边疆地区纳入王朝国家体系历史的一个缩影。乾隆朝以后,丹噶尔借助独特的地缘优势发展成为河湟地区的商业经济中心。民族贸易的发展促进了城市功能的转变,丹噶尔城的内部空间结构也随之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城市空间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不仅仅单纯地表现为物质空间形态,还涉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众多层面。通过对丹噶尔城物质空间和社会空间的综合分析,能够在长时段的纵向对比中勾勒出丹噶尔城的演变特征,进而能从清代西北地区历史演进的宏大叙事框架中去深入思考地方社会建构的过程。
关键词(KeyWords): 清代;丹噶尔城;丹噶尔厅;社会空间;经济中心
基金项目(Foundation):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清代边疆民族区域社会发展长期趋势研究”(JJD107719)
作者(Author): 张永江,王坤敏
DOI: 10.13951/j.cnki.issn1002-3194.2017.01.009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参见王雅红:《西北民族地区城市发展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刘景纯:《清代黄土高原地区城镇地理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范少言、王晓燕、李健超等:《丝绸之路沿线城镇的兴衰》,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年;朱普选:《明清河湟地区城镇的形成与发展》,《西北民族研究》2005年第3期;黎仕明:《清代甘肃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博士学位论文,四川大学,2007年。
- (1)张永江、王坤敏:《由寺城到军城---清前期丹噶尔城的空间形态与功能转换》,《青海民族研究》2015年第4期。
- (2)杨治平:《丹噶尔厅志》卷7《艺文》,见青海省民委少数民族古籍整理规划办公室主编:《青海地方旧志五种》,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323页。
- (3)杨治平:《丹噶尔厅志》卷7《艺文》,《青海地方旧志五种》,第323页。
- (4)杨治平:《丹噶尔厅志》卷7《艺文》,《青海地方旧志五种》,第323页。
- (5)张永江:《清代藩部研究》,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298页。
- (6)任玉贵、李国权:《丹噶尔历史渊薮》,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7年,第446页。
- (1)湟源县志编纂委员会:《湟源县志》第三编《政治》,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450页。
- (2)杨治平:《丹噶尔厅志》卷7《艺文》,《青海地方旧志五种》,第345页。
- (3)杨治平:《丹噶尔厅志》卷3《地理》,《青海地方旧志五种》,第223页。
- (4)任玉贵、李国权:《丹噶尔历史渊薮》,第16页。
- (5)杨生祥:《湟源县义仓始末》,见湟源县政协文史资料编委会主编:《湟源文史资料》第3辑,西宁:青文新出(2013)准字第326号,1990年,第15页。
- (6)任玉贵、李国权:《丹噶尔历史渊薮》,第146页。
- (7)阎泰旭:《清末丹噶尔民间楹联大全》,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10页。
- (8)湟源县志编纂委员会:《湟源县志》第二编《经济》,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61页。
- (1)任玉贵、李国权:《丹噶尔历史渊薮》,第150页。
- (2)阎成善:《湟源的歇家、洋行、山陕商人和座地户及刁郎子》,见湟源县政协文史资料编委会主编:《湟源文史资料》第2辑,西宁:青文新出(2013)准字第326号,1990年,第70页。
- (3)黄亚平:《城市空间理论与空间分析》,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第213页。
- (4)杨治平:《丹噶尔厅志·序言》,《青海地方旧志五种》,第148页。
- (5)邓承伟:《西宁府续志》卷4《田赋》,见甘肃省古籍文献整理编译中心主编:《中国西北文献丛书》,兰州:兰州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55册,第563页。
- (6)杨治平:《丹噶尔厅志》卷3《地理》,《青海地方旧志五种》,第238页。
- (7)杨治平:《丹噶尔厅志》卷3《地理》,《青海地方旧志五种》,第239页。
- (8)刘郁芬:《甘肃通志稿》民族志五《户口》,《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第27册,第511页。
- (1)杨治平:《丹噶尔厅志》卷4《动植物》,《青海地方旧志五种》,第267页。
- (2)杨治平:《丹噶尔厅志》卷5《实业》,《青海地方旧志五种》,第286页。
- (3)杨治平:《丹噶尔厅志》卷5《实业》,《青海地方旧志五种》,第287页。
- (4)杨治平:《丹噶尔厅志·序言》,《青海地方旧志五种》,第148页。
- (5)高良佐:《西北随轺记》,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76页。
- (6)王昱:《青海风土概况调查集》,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59页。
- (1)海晏又称三角城,清代隶于属丹噶尔,民国年间升格为县,直隶于青海省。
- (2)杨治平:《丹噶尔厅志》卷6《人类》,《青海地方旧志五种》,第316页。
- (3)任玉贵、李国权:《丹噶尔历史渊薮》,第612页。
- (4)任玉贵、李国权:《丹噶尔历史渊薮》,第688页。
- (5)安维峻:《甘肃新通志》卷46《兵防》,《青海善后事宜十三条》,《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第23册,第56页。
- (6)丁柏峰:《青海古代游牧社会历史演进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217页。
- (7)杨治平:《丹噶尔厅志》卷6《人类》,《青海地方旧志五种》,第316页。
- (8)杨治平:《丹噶尔厅志》卷1《历史》,《青海地方旧志五种》,第163页。
- (9)杨治平:《丹噶尔厅志》卷6《人类》,《青海地方旧志五种》,第318页。
- (10)杨治平:《丹噶尔厅志》卷1《历史》,《青海地方旧志五种》,第164页。
- (11)杨治平:《丹噶尔厅志》卷6《人类》,《青海地方旧志五种》,第316页。
- (12)湟源县志编纂委员会:《湟源县志》第五编《社会》,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606页。
- (1)柯兹洛夫:《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王希隆、丁淑琴译,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98页。
- (2)杨治平:《丹噶尔厅志》卷1《文职》,《青海地方旧志五种》,第168页。
- (3)杨治平:《丹噶尔厅志》卷5《宗教》,《青海地方旧志五种》,第295页。
- (4)杨治平:《丹噶尔厅志》卷5《宗教》,《青海地方旧志五种》,第296页。
- (5)许公武:《青海纪略》卷4《宗教》,《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第141册,第284页。
- (6)湟源县志编纂委员会:《湟源县志》第二编《经济》,第176页。
- (7)杨治平:《丹噶尔厅志》卷3《地理》,《青海地方旧志五种》,第246页。
- (8)杨治平:《丹噶尔厅志》卷5《宗教》,《青海地方旧志五种》,第295页。
- (1)杨治平:《丹噶尔厅志》卷5《宗教》,《青海地方旧志五种》,第296页。
- (2)杨治平:《丹噶尔厅志》卷5《宗教》,《青海地方旧志五种》,第295页。
- (3)湟源县志编纂委员会:《湟源县志》第五编《社会》,第615页。
- (4)任玉贵、李国权:《丹噶尔历史渊薮》,第336页。
- (5)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青海分册,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6年,第55页。
- (6)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青海分册,第54页。
- (7)刘继华:《19世纪后期青海基督教传播史考述---兼论基督教传教士与藏族在青海的早期相遇》,《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2年第5期。
- (8)芮哈特:《与藏人同居记》,王绶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年,第55页。
- (1)贺勋:《湟源绅商李耀庭生平》,见湟源县政协文史资料编委会主编:《湟源文史资料》第2辑,西宁:青文新出(2013)准字第326号,1990年,第48页。
- (2)嘉靖时,杨一清在一篇有关西北茶马问题的奏疏中言及:“合无今后但有将私茶潜逞边境兴贩贸易,及腹里贩卖于进贡回还夷人者,不拘斤数,事发,并知情歇家牙保俱问发南方烟瘴地方卫分永远充军”。参见杨一清:《关中奏议》卷3《为修复茶马旧制以抚驭边人安靖地方事折》,《杨一清集》上册,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第84页。
- (3)徐珂:《羌海歇家》,《清稗类钞》第5册,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2312页。
- (4)阎成善:《湟源的歇家、洋行、山陕商人和座地户及刁郎子》,《湟源文史资料》第2辑,第72页。
- (1)阎成善:《湟源的歇家、洋行、山陕商人和座地户及刁郎子》,《湟源文史资料》第2辑,第75页。
- (2)那彦成:《奏为商民与蒙古贸易应请立定章程折》,《那彦成青海奏议》,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221页。
- (3)阎成善:《湟源的歇家、洋行、山陕商人和座地户及刁郎子》,《湟源文史资料》第2辑,第73页。
- (4)青海省编纂委员会:《青海历史纪要》,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253页。
- (1)董倩:《明清青海商品经济与市场体系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第223页。
- (2)刘景纯:《清代黄土高原地区城镇地理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159页。
- (3)张善余:《中国人口地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286页。
- (4)杨治平:《丹噶尔厅志》卷5《商务出产类》,《青海地方旧志五种》,第284页。
- (1)湟源县志编纂委员会:《湟源县志》第三编《政治》,第520页。
- (2)王昱、聪喆:《青海简史》,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182页。
- (3)董涵荣口述,董皓整理:《我所知道的民国十八年湟源事件的前因后果》,见湟源县政协文史资料编委会主编:《湟源文史资料》第1辑,西宁:青文新出(2013)准字第326号,1990年,第24页。
- (4)杨治平:《丹噶尔厅志》卷5《实业》,《青海地方旧志五种》,第287页。
- (5)杨治平:《丹噶尔厅志》卷5《商务出产类》,《青海地方旧志五种》,第274页。
- (6)夏阳:《清代丹噶尔贸易简论》,《青海社会科学》1987年第4期。
- (7)任玉贵、李国权:《丹噶尔历史渊薮》,第17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