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府、通事与游民:清代台湾番汉关系中的角色分析Government,Tongshi and Vagrants:Three Roles Influenced the Relations Between Taiwan Aborigines and the Hans in the Qing Dynasty
周典恩;
摘要(Abstract):
在清代台湾番汉关系处理中,官府、通事和游民发挥了不同的角色作用。官府因违反社会发展规律,推行阻碍民间经济文化交流的政策,导致其对番汉关系的调控始终处于被动,收效甚微。半官方身份的通事一方面居中牵线搭桥,促进番汉并耕共处,另一方面,少数通事行为不轨,横征暴敛,引发番汉冲突,是具有双重作用的媒介者。散处民间的游民虽是弱势群体,身陷苦难之中,但却成为制造番汉冲突的主要角色。
关键词(KeyWords): 官府;通事;游民;台湾;番汉关系
基金项目(Foundation): 2008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台湾地区族群问题研究”(08CMZ004)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Authors): 周典恩;
DOI: 10.13951/j.cnki.issn1002-3194.2010.01.011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①《清代台湾大租调查书》,台湾文献丛刊第152种,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3年,第321页。
- ①范咸:《重修台湾府志》,台湾文献丛刊第105种,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1年,第214页。
- ②蓝鼎元:《东征集》卷3《覆制军迁民划界书》,台湾文献丛刊第12种,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58年,第40页。
- ③《清会典台湾事例》,台湾文献丛刊第226种,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6年,第168页。
- ④《钦定大清会典事例》,第629卷,嘉庆二十五年刻本,第8页a-9页b
- ⑤台湾国学文献馆:《台湾研究资料汇编》,台北:联经出版社,1993年,第1942页。
- ⑥《清奏疏选汇》,台湾文献丛刊第256种,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8年,第41页。
- ⑦柯志明:《番头家:清代台湾族群政治与熟番地权》,台北:“中央研究院”社会学研究所,2001年,第57页。
- ⑧温振华:《汉人社会的建立》,见洪庆峰主编:《台中县大甲溪流域开发史》,台中:台中县立文化中心,1989年,第144页。
- ①黄叔璥:《台海使槎录》卷8《番俗杂记》,台湾文献丛刊第4种,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0年,第169页。
- ②周典恩:《清代台湾拓垦中的族群关系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厦门大学人类学研究所,2007年,第192页。
- ③尹章义:《台湾北部拓垦初期“通事”所扮演之角色与功能》,《台湾开发史研究》,台北: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第218页。
- ①郁永河:《裨海纪游》,台湾文献丛刊第44种,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59年,第22页。
- ②周钟瑄:《诸罗县志》卷12《杂记志》,台湾文献丛刊第141种,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2年,第278-280页。
- ③洪敏麟编:《草屯镇志》,南投县草屯镇:草屯镇志编纂委员会,1986年,第899-900页。
- ④陈盛韶:《问俗录》卷六《鹿港厅》,南投市:台湾文献委员会,1997年,第129页。
- ⑤何培夫编:《台湾地区现存碑碣图志.高雄市、高雄县篇》,台北:台湾分馆,1995年,第117页。
- ⑥陈淑均:《噶玛兰厅志》卷五(上)《风俗.士习》,台北:大通书局,1961年,第194页。
- ⑦《清宣宗实录》,卷231,道光八年正月癸亥,第17页。
- ①陈炎正:《清代台湾垦务纠纷之初探——以岸里社为例》上,《台湾源流》1996年第2期。
- ②周典恩:《清代台湾拓垦中的族群关系研究》,第20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