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新春;
《管子》一书积淀了齐文化的丰赡底蕴,其牧民思想的提出有着齐文化的特有背景。这一思想首先关注的是人生的形下之维,着力突显并郑重宣示了粮食财物不仅是人命、民命之所系,同样也是国家乃至天下命运之所系的理念,并由此生发鲜明生命关怀和对民众生命存在本身及其价值的正视与善待,进而提炼出更具一般性意义的以顺民心为主旨的为政之道。在形上之维,它又基于长远的人文关切,高标百年树人的价值期许,倡言提升民众形而上的精神品质乃至整体生命境界,进而令国家乃至天下之整体人文品味得到升华。时至今日,这一思想仍颇富启发意义,当给予现代社会文化语境下的创造性转化。
2009年03期 v.22;No.86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下载次数:475 ] - 王新春;
《管子》一书积淀了齐文化的丰赡底蕴,其牧民思想的提出有着齐文化的特有背景。这一思想首先关注的是人生的形下之维,着力突显并郑重宣示了粮食财物不仅是人命、民命之所系,同样也是国家乃至天下命运之所系的理念,并由此生发鲜明生命关怀和对民众生命存在本身及其价值的正视与善待,进而提炼出更具一般性意义的以顺民心为主旨的为政之道。在形上之维,它又基于长远的人文关切,高标百年树人的价值期许,倡言提升民众形而上的精神品质乃至整体生命境界,进而令国家乃至天下之整体人文品味得到升华。时至今日,这一思想仍颇富启发意义,当给予现代社会文化语境下的创造性转化。
2009年03期 v.22;No.86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下载次数:475 ] - 王新;
幸福不仅是一种主观感受,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幸福的人对生活事件和环境倾向予以正面的方式来看待和处理,对现实拥有满意的心境,对过去和未来有更甜美的回忆和更乐观的期望。人格是影响人们幸福感的稳定因素之一。据此主张积极接纳人格教育,自觉进行人格塑造,改变认知风格,采用行为扮演法,是提升幸福感的可操作性策略。
2009年03期 v.22;No.86 8-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303 ] - 王新;
幸福不仅是一种主观感受,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幸福的人对生活事件和环境倾向予以正面的方式来看待和处理,对现实拥有满意的心境,对过去和未来有更甜美的回忆和更乐观的期望。人格是影响人们幸福感的稳定因素之一。据此主张积极接纳人格教育,自觉进行人格塑造,改变认知风格,采用行为扮演法,是提升幸福感的可操作性策略。
2009年03期 v.22;No.86 8-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303 ]
- 房绍坤;
侵权责任立法应当采取一般条款与类型化相结合的模式,以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为根据分层次设计一般条款,并对特殊侵权责任加以类型化。在法律适用上,一般侵权责任的一般条款可以直接适用,而特殊侵权责任的一般条款不能直接适用;在类型化的具体特殊侵权责任和一般侵权责任的一般条款之间,当事人可以选择适用。
2009年03期 v.22;No.86 13-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下载次数:1039 ] - 房绍坤;
侵权责任立法应当采取一般条款与类型化相结合的模式,以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为根据分层次设计一般条款,并对特殊侵权责任加以类型化。在法律适用上,一般侵权责任的一般条款可以直接适用,而特殊侵权责任的一般条款不能直接适用;在类型化的具体特殊侵权责任和一般侵权责任的一般条款之间,当事人可以选择适用。
2009年03期 v.22;No.86 13-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下载次数:1039 ] - 蔡立东;
使用人的侵权责任构造是侵权责任立法过程中争议的焦点问题之一,我国现行法律及立法草案的相关制度安排均立基于整体主义方法论,在执行使用人职务的自然人实施侵权行为场合,仅以使用人作为责任主体,而未规定行为人的个人责任。学者起草的专家建议稿亦因循这一路径。从个体主义方法论出发,在上述场合向行为人配置个人责任既具有正当性,又具有必要性,应对立法草案相关条文进行修改。
2009年03期 v.22;No.86 18-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5 ] |[下载次数:806 ] - 蔡立东;
使用人的侵权责任构造是侵权责任立法过程中争议的焦点问题之一,我国现行法律及立法草案的相关制度安排均立基于整体主义方法论,在执行使用人职务的自然人实施侵权行为场合,仅以使用人作为责任主体,而未规定行为人的个人责任。学者起草的专家建议稿亦因循这一路径。从个体主义方法论出发,在上述场合向行为人配置个人责任既具有正当性,又具有必要性,应对立法草案相关条文进行修改。
2009年03期 v.22;No.86 18-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5 ] |[下载次数:806 ] - 王洪平;
"妨害"是英美法上的一类独立诉因,"自找妨害"之诉乃妨害之诉的一个特殊类型。关于"自找妨害"之诉的可救济性问题,存在否定、肯定和折衷三种态度;关于"自找妨害"之诉的救济方式问题,存在单一赔偿救济、无条件禁令救济和附条件禁令救济三种方式。单就禁令救济而言,现代英美法一般采用"附条件禁令救济"方式;并且有判例判决在给予原告以禁令救济的同时,要求其对被告予以补偿(补偿性禁令)。补偿性禁令的出现代表了英美判例法演进的最新发展,也是利益平衡方法在解决"自找妨害"之诉中成功运用的典范。与"自找妨害"侵权之诉密切相关的另一个问题是"自找妨害"征收之诉,值得进一步探讨。
2009年03期 v.22;No.86 23-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下载次数:203 ] - 王洪平;
"妨害"是英美法上的一类独立诉因,"自找妨害"之诉乃妨害之诉的一个特殊类型。关于"自找妨害"之诉的可救济性问题,存在否定、肯定和折衷三种态度;关于"自找妨害"之诉的救济方式问题,存在单一赔偿救济、无条件禁令救济和附条件禁令救济三种方式。单就禁令救济而言,现代英美法一般采用"附条件禁令救济"方式;并且有判例判决在给予原告以禁令救济的同时,要求其对被告予以补偿(补偿性禁令)。补偿性禁令的出现代表了英美判例法演进的最新发展,也是利益平衡方法在解决"自找妨害"之诉中成功运用的典范。与"自找妨害"侵权之诉密切相关的另一个问题是"自找妨害"征收之诉,值得进一步探讨。
2009年03期 v.22;No.86 23-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下载次数:203 ] - 曲涛;
在船舶委托管理期间,船舶管理人对其管理的船舶不享有占有、使用和控制权。如果船舶管理人根据授权,在履行船舶安全管理义务方面存在过失,造成船舶不适航或存在安全隐患,并导致船舶碰撞事故的发生,或者船舶管理人在管理船员过程中存在不当行为,使不称职、不合格的船员被派遣上船,致使后者在驾驶、管理船舶的过程中过失导致船舶碰撞事故的发生,对外承担碰撞责任的应当是实际占有和控制船舶,并在船舶委托管理法律关系中充当委托人的船舶所有人、光船承租人或船舶经营人等法律主体,船舶管理人作为被委托人对外不承担船舶碰撞损害赔偿责任。但是,对外承担了船舶碰撞责任的法律主体可以向有过失的船舶管理人追偿。
2009年03期 v.22;No.86 30-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下载次数:603 ] - 曲涛;
在船舶委托管理期间,船舶管理人对其管理的船舶不享有占有、使用和控制权。如果船舶管理人根据授权,在履行船舶安全管理义务方面存在过失,造成船舶不适航或存在安全隐患,并导致船舶碰撞事故的发生,或者船舶管理人在管理船员过程中存在不当行为,使不称职、不合格的船员被派遣上船,致使后者在驾驶、管理船舶的过程中过失导致船舶碰撞事故的发生,对外承担碰撞责任的应当是实际占有和控制船舶,并在船舶委托管理法律关系中充当委托人的船舶所有人、光船承租人或船舶经营人等法律主体,船舶管理人作为被委托人对外不承担船舶碰撞损害赔偿责任。但是,对外承担了船舶碰撞责任的法律主体可以向有过失的船舶管理人追偿。
2009年03期 v.22;No.86 30-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下载次数:603 ]
- 曾繁仁;
西方现代生态批评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逐步发展成为"显学"。其基本原则包含着生态维度,体现了生态道德责任,倡导一种"价值重建"的绿色阅读和特殊的"环境想象"。其效应是使自然"负熵"成为可能以及生态诗学的建设,等等。
2009年03期 v.22;No.86 39-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2 ] |[下载次数:1271 ] - 曾繁仁;
西方现代生态批评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逐步发展成为"显学"。其基本原则包含着生态维度,体现了生态道德责任,倡导一种"价值重建"的绿色阅读和特殊的"环境想象"。其效应是使自然"负熵"成为可能以及生态诗学的建设,等等。
2009年03期 v.22;No.86 39-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2 ] |[下载次数:1271 ] - 王诺;陈初;
简单生活观是美国著名生态作家梭罗的核心思想之一。梭罗借鉴了中国先秦儒家有关俭朴生活的生态智慧,提出了这一影响深远的生态思想。在生态危机愈演愈烈的当代,简单生活观日益显现出越来越重要的当代价值。简单生活并不是要求所有当代人都像梭罗一样隐居在自然山水中,并不是倡导当代人都返回原始生活;而是呼吁人们在现有的文明社会里尽可能地简化自己的物质生活,把人的物质需求和消费需要限制在生态系统所能承载的范围之内,并腾出时间尽可能多地与自然交流和保护自然,尽可能高地提升自己的精神追求和美学品位。这才是简单生活观的当代意义所在。
2009年03期 v.22;No.86 44-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下载次数:1404 ] - 王诺;陈初;
简单生活观是美国著名生态作家梭罗的核心思想之一。梭罗借鉴了中国先秦儒家有关俭朴生活的生态智慧,提出了这一影响深远的生态思想。在生态危机愈演愈烈的当代,简单生活观日益显现出越来越重要的当代价值。简单生活并不是要求所有当代人都像梭罗一样隐居在自然山水中,并不是倡导当代人都返回原始生活;而是呼吁人们在现有的文明社会里尽可能地简化自己的物质生活,把人的物质需求和消费需要限制在生态系统所能承载的范围之内,并腾出时间尽可能多地与自然交流和保护自然,尽可能高地提升自己的精神追求和美学品位。这才是简单生活观的当代意义所在。
2009年03期 v.22;No.86 44-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下载次数:1404 ] - 董晔;
《世说新语》集中体现了玄学背景下魏晋文人士大夫崇尚自然的生态智慧与皈依自然的生命选择。他们内在地追求本真、自由的自然之性,外在地建立与自然山水之间共生、亲和的关系,从而导致了违礼越俗的人格个性追求与怡情山水的诗意栖居方式。在"仕"与"隐"之间,"自然"既是魏晋士人所依赖和亲近的生存环境,也是他们的精神、灵魂的寄托与归宿。这种古典形态的生态智慧与生命选择对于当代的生态观念和生态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2009年03期 v.22;No.86 48-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下载次数:1381 ] - 董晔;
《世说新语》集中体现了玄学背景下魏晋文人士大夫崇尚自然的生态智慧与皈依自然的生命选择。他们内在地追求本真、自由的自然之性,外在地建立与自然山水之间共生、亲和的关系,从而导致了违礼越俗的人格个性追求与怡情山水的诗意栖居方式。在"仕"与"隐"之间,"自然"既是魏晋士人所依赖和亲近的生存环境,也是他们的精神、灵魂的寄托与归宿。这种古典形态的生态智慧与生命选择对于当代的生态观念和生态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2009年03期 v.22;No.86 48-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下载次数:1381 ]
- 任现品;
梁生宝和白嘉轩分别是中国当代小说十七年时期、20世纪末期的典型人物形象,前者被公认为"社会主义新农民的典型",后者被称为"儒家文化人格理想的代表",但他们的日常行为都遵循着重行慎言、重义轻利、重集体轻个人的古老准则,有效地体现了传统伦理的当代延续。
2009年03期 v.22;No.86 55-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332 ] - 任现品;
梁生宝和白嘉轩分别是中国当代小说十七年时期、20世纪末期的典型人物形象,前者被公认为"社会主义新农民的典型",后者被称为"儒家文化人格理想的代表",但他们的日常行为都遵循着重行慎言、重义轻利、重集体轻个人的古老准则,有效地体现了传统伦理的当代延续。
2009年03期 v.22;No.86 55-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332 ] - 翟瑞青;
张爱玲华美且不幸的童年决定了她题材的选取、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审美观念的确立,显赫一时的家族历史、父母的破碎婚姻,尤其是母亲对儿女情感需求的漠视,造成了张爱玲最大的精神创伤,从而形成了张爱玲的"悲凉"的情感意蕴。可以说,童年经验构成了张爱玲艺术经验世界的全部,从而也导致了她文学生涯的短促。
2009年03期 v.22;No.86 60-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8 ] |[下载次数:1549 ] - 翟瑞青;
张爱玲华美且不幸的童年决定了她题材的选取、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审美观念的确立,显赫一时的家族历史、父母的破碎婚姻,尤其是母亲对儿女情感需求的漠视,造成了张爱玲最大的精神创伤,从而形成了张爱玲的"悲凉"的情感意蕴。可以说,童年经验构成了张爱玲艺术经验世界的全部,从而也导致了她文学生涯的短促。
2009年03期 v.22;No.86 60-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8 ] |[下载次数:1549 ]
- 崔明德;成永娜;
乌桓作为中国古代北方地区一个重要的少数民族,与周边的民族关系错综复杂。一方面,乌桓需要依附强大的少数民族政权匈奴以求得生存空间,同时又被中原先进的物质文化所吸引,不断向中原靠拢,最终成为中原王朝的附属民族政权。乌桓民族关系的调整既是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为了适应周边民族政权实力变化的形势。乌桓适时调整民族关系,既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乌桓的生活和社会发展走向,又对周边民族产生了重要影响。
2009年03期 v.22;No.86 72-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473 ] - 崔明德;成永娜;
乌桓作为中国古代北方地区一个重要的少数民族,与周边的民族关系错综复杂。一方面,乌桓需要依附强大的少数民族政权匈奴以求得生存空间,同时又被中原先进的物质文化所吸引,不断向中原靠拢,最终成为中原王朝的附属民族政权。乌桓民族关系的调整既是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为了适应周边民族政权实力变化的形势。乌桓适时调整民族关系,既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乌桓的生活和社会发展走向,又对周边民族产生了重要影响。
2009年03期 v.22;No.86 72-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473 ] - 赵红;
以"以德怀之"来处理民族关系是朱元璋民族关系思想体系的一个重要特点。他的这一思想包含诸多方面的内容,充分体现了朱元璋对民族关系的重视态度。"以德怀之"的思想,是对以往民族关系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朱元璋把历史经验与现实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以德怀之"思想在明代民族政策中的实践,成效显著,影响深远。
2009年03期 v.22;No.86 80-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下载次数:417 ] - 赵红;
以"以德怀之"来处理民族关系是朱元璋民族关系思想体系的一个重要特点。他的这一思想包含诸多方面的内容,充分体现了朱元璋对民族关系的重视态度。"以德怀之"的思想,是对以往民族关系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朱元璋把历史经验与现实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以德怀之"思想在明代民族政策中的实践,成效显著,影响深远。
2009年03期 v.22;No.86 80-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下载次数:417 ] - 孙政;
契丹王朝是中国历史上雄踞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自耶律阿保机建国后,积极扩张,疆域辽阔。尽管历代契丹统治者都对中原虎视眈眈,耶律德光甚至乘灭亡后晋之机,一度占领了中原政权的中心城市大梁,最后还是被迫北归。契丹当时之所以未能统一中原,一是因为契丹在政治和思想方面还不成熟,统治者深受传统"华夷观"的束缚,墨守陈规,错失改革良机;二是受到了契丹统治阶级新旧势力分歧和斗争的牵制;三是契丹初期农业发展薄弱,无力支撑庞大的战争供给,野蛮的"打草谷"后勤保障方式激起了中原人民的强烈反抗;四是契丹的整体军事实力不足,汉族将领和军阀割据势力强大,契丹没有力量控制整个中原。
2009年03期 v.22;No.86 85-88+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下载次数:381 ] - 孙政;
契丹王朝是中国历史上雄踞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自耶律阿保机建国后,积极扩张,疆域辽阔。尽管历代契丹统治者都对中原虎视眈眈,耶律德光甚至乘灭亡后晋之机,一度占领了中原政权的中心城市大梁,最后还是被迫北归。契丹当时之所以未能统一中原,一是因为契丹在政治和思想方面还不成熟,统治者深受传统"华夷观"的束缚,墨守陈规,错失改革良机;二是受到了契丹统治阶级新旧势力分歧和斗争的牵制;三是契丹初期农业发展薄弱,无力支撑庞大的战争供给,野蛮的"打草谷"后勤保障方式激起了中原人民的强烈反抗;四是契丹的整体军事实力不足,汉族将领和军阀割据势力强大,契丹没有力量控制整个中原。
2009年03期 v.22;No.86 85-88+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下载次数:381 ]
- 江林昌;
据有关文献的考证可知,夏代夏民族的活动范围主要分布在豫西晋南地区,位于黄河中游的汾水、沁河、伊水、洛水、汝水、颍河等河谷盆地的周围。自1926年李济发掘夏县西阴村开始,考古工作者八十余年来一直在这个范围内探索夏文化的踪迹。从登封王城岗遗址、禹县瓦店遗址,到新密新砦遗址,到偃师二里头遗址、夏县东下冯遗址,再到郑州大师姑遗址,夏文化的考古学已取得了丰硕成果,夏代考古学的年代序列已基本建立起来。文献与考古的互相印证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完整真实的夏代夏民族文化。
2009年03期 v.22;No.86 89-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731 ] - 江林昌;
据有关文献的考证可知,夏代夏民族的活动范围主要分布在豫西晋南地区,位于黄河中游的汾水、沁河、伊水、洛水、汝水、颍河等河谷盆地的周围。自1926年李济发掘夏县西阴村开始,考古工作者八十余年来一直在这个范围内探索夏文化的踪迹。从登封王城岗遗址、禹县瓦店遗址,到新密新砦遗址,到偃师二里头遗址、夏县东下冯遗址,再到郑州大师姑遗址,夏文化的考古学已取得了丰硕成果,夏代考古学的年代序列已基本建立起来。文献与考古的互相印证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完整真实的夏代夏民族文化。
2009年03期 v.22;No.86 89-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731 ] - 俞祖华;赵慧峰;
近代自由主义有不同类型:从学理渊源的角度,可区分为西化自由主义与本土自由主义;从问题领域的角度,可区分为政治自由主义、文化自由主义与经济自由主义;从问政方式的角度,把对"直接参政"感兴趣的行动型自由主义分为认可、容忍、融入现政府的介入型与同样热衷于"直接参政"但与当局互别苗头、另组政党、另走"第三条道路"的组党型,把拒绝"直接参政"的观念型自由主义者分为热衷于舆论干政、办报议政的议政型与"参透"政治因而与政治保持距离的疏离型四类。中国近代自由主义的主体是西化自由主义,西化自由主义内部则有从古典自由主义到新自由主义、社会民主主义的演进过程;但也有思想家相对来说更关注从本土的思想资源中挖掘类似于西方近代自由思想的元素。中国近代自由主义主要发生在政治与文化领域,经济自由主义较为薄弱。从问政方式的角度,以胡适为代表的民间议政型自由主义与民主党派领导人的组党型自由主义,在现代中国政治舞台上发挥了重要的影响。
2009年03期 v.22;No.86 97-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6 ] |[下载次数:1351 ] - 俞祖华;赵慧峰;
近代自由主义有不同类型:从学理渊源的角度,可区分为西化自由主义与本土自由主义;从问题领域的角度,可区分为政治自由主义、文化自由主义与经济自由主义;从问政方式的角度,把对"直接参政"感兴趣的行动型自由主义分为认可、容忍、融入现政府的介入型与同样热衷于"直接参政"但与当局互别苗头、另组政党、另走"第三条道路"的组党型,把拒绝"直接参政"的观念型自由主义者分为热衷于舆论干政、办报议政的议政型与"参透"政治因而与政治保持距离的疏离型四类。中国近代自由主义的主体是西化自由主义,西化自由主义内部则有从古典自由主义到新自由主义、社会民主主义的演进过程;但也有思想家相对来说更关注从本土的思想资源中挖掘类似于西方近代自由思想的元素。中国近代自由主义主要发生在政治与文化领域,经济自由主义较为薄弱。从问政方式的角度,以胡适为代表的民间议政型自由主义与民主党派领导人的组党型自由主义,在现代中国政治舞台上发挥了重要的影响。
2009年03期 v.22;No.86 97-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6 ] |[下载次数:1351 ] - 隋淑英;
1950年9月底至次年1月,日本外务省在吉田茂首相的指导下,为即将举行的第一次日美谈判,相继拟定了《A作业》、《B作业》、《C作业》及《D作业》,其中尤其注重对日美安全保障体制的设计。《A作业》强调美军驻扎日本需置于联合国决议下,是基于美军出兵朝鲜的模式,解决自片山内阁以来长久困扰日本政府的难题——美军驻扎日本的大义名分,并没有主张由联合国本身为日本提供安全保障,更没有主张全面媾和。《B作业》继承《A作业》的原则,增加了不妨碍适用联合国宪章第51条的条款,为日美两国间订立安全保障协定赋予法律依据。《C作业》提出的日、朝两国非武装与远东地区限制军备方案只是作为与美国谈判的策略,不具现实性。《D作业》以日本坚定地加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谋求建立平等的日美两国集体安全保障体制,强调日本的安全保障与美国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已经抛弃了联合国的前提性规定,显示了吉田内阁所设计的日美安全保障体制具有浓厚的冷战色彩与依附色彩。
2009年03期 v.22;No.86 106-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15 ] - 隋淑英;
1950年9月底至次年1月,日本外务省在吉田茂首相的指导下,为即将举行的第一次日美谈判,相继拟定了《A作业》、《B作业》、《C作业》及《D作业》,其中尤其注重对日美安全保障体制的设计。《A作业》强调美军驻扎日本需置于联合国决议下,是基于美军出兵朝鲜的模式,解决自片山内阁以来长久困扰日本政府的难题——美军驻扎日本的大义名分,并没有主张由联合国本身为日本提供安全保障,更没有主张全面媾和。《B作业》继承《A作业》的原则,增加了不妨碍适用联合国宪章第51条的条款,为日美两国间订立安全保障协定赋予法律依据。《C作业》提出的日、朝两国非武装与远东地区限制军备方案只是作为与美国谈判的策略,不具现实性。《D作业》以日本坚定地加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谋求建立平等的日美两国集体安全保障体制,强调日本的安全保障与美国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已经抛弃了联合国的前提性规定,显示了吉田内阁所设计的日美安全保障体制具有浓厚的冷战色彩与依附色彩。
2009年03期 v.22;No.86 106-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15 ] - 刘建萍;
台湾问题是中苏关系发展史绕不开的问题。1954年中国炮击金门的军事行动,得到苏联善意的理解和支持。苏联尊重了中国对台湾问题的政策选择并在政治、外交和实际行动上给予了支持。在军事领域加大了对中国的支援力度,秘密帮助中国发展军事工业,援华苏联顾问直接参与炮击金门等作战方案的制定,后期又主动提出帮助中国发展核工业。1955年以来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思考与走向,主要是中国对台海局势判断的结果,当然也离不开苏联的努力。1954年的军事行动,非但没有使中苏关系受到影响,而且进入历史发展的最好时期。
2009年03期 v.22;No.86 114-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456 ] - 刘建萍;
台湾问题是中苏关系发展史绕不开的问题。1954年中国炮击金门的军事行动,得到苏联善意的理解和支持。苏联尊重了中国对台湾问题的政策选择并在政治、外交和实际行动上给予了支持。在军事领域加大了对中国的支援力度,秘密帮助中国发展军事工业,援华苏联顾问直接参与炮击金门等作战方案的制定,后期又主动提出帮助中国发展核工业。1955年以来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思考与走向,主要是中国对台海局势判断的结果,当然也离不开苏联的努力。1954年的军事行动,非但没有使中苏关系受到影响,而且进入历史发展的最好时期。
2009年03期 v.22;No.86 114-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4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