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冠宇;
地役权为一种重要之用益物权,因应地役权之现代化,我国台湾地区本次"民法"物权编修正,研议就地役权之适用范围予以扩大,将传统仅适用于土地及土地所有权人之地役权扩及至其他不动产和不动产用益权人,将"地役权"概念修正为"不动产役权"。
2009年01期 v.22;No.84 6-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3 ] |[下载次数:771 ] - 郑冠宇;
地役权为一种重要之用益物权,因应地役权之现代化,我国台湾地区本次"民法"物权编修正,研议就地役权之适用范围予以扩大,将传统仅适用于土地及土地所有权人之地役权扩及至其他不动产和不动产用益权人,将"地役权"概念修正为"不动产役权"。
2009年01期 v.22;No.84 6-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3 ] |[下载次数:771 ] - 廖永安;胡军辉;
关于法院调解的既判力,各国家和地区立法不尽一致。法国和日本的立法肯定了法院调解的既判力,而德国和我国台湾地区的立法则作了否定的规定。我国现行法律关于法院调解既判力的规定不明确。在学理上,对于法院调解的既判力有肯定说、否定说、限制说、部分既判力说和既判力限缩说五种不同的学说,其中部分既判力说是相对合理的观点,法院调解具有终结诉讼的效力,但不能产生预决效力。
2009年01期 v.22;No.84 13-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3 ] |[下载次数:1107 ] - 廖永安;胡军辉;
关于法院调解的既判力,各国家和地区立法不尽一致。法国和日本的立法肯定了法院调解的既判力,而德国和我国台湾地区的立法则作了否定的规定。我国现行法律关于法院调解既判力的规定不明确。在学理上,对于法院调解的既判力有肯定说、否定说、限制说、部分既判力说和既判力限缩说五种不同的学说,其中部分既判力说是相对合理的观点,法院调解具有终结诉讼的效力,但不能产生预决效力。
2009年01期 v.22;No.84 13-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3 ] |[下载次数:1107 ] - 于飞;
法官自由裁量权的行使,对于海峡两岸民商事法律冲突的协调与解决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并且贯穿在处理涉台民商事争议的始终。有关法律事实的定性、确定案件的管辖权、决定法律适用及司法协助等等都离不开法官的自由裁量。然而,法官就涉台民商事法律冲突的协调与解决行使自由裁量权也要受各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
2009年01期 v.22;No.84 18-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下载次数:675 ] - 于飞;
法官自由裁量权的行使,对于海峡两岸民商事法律冲突的协调与解决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并且贯穿在处理涉台民商事争议的始终。有关法律事实的定性、确定案件的管辖权、决定法律适用及司法协助等等都离不开法官的自由裁量。然而,法官就涉台民商事法律冲突的协调与解决行使自由裁量权也要受各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
2009年01期 v.22;No.84 18-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下载次数:675 ] - 王吉法;李阁霞;
高校精品课程建设是教育部实施的高校教改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精品课程就其法律性质而言,属于职务作品,著作权归属于作者,但教育行政部门有权在一定时间在其业务范围内优先使用。除非属于合理使用或法定许可的情形,否则任何人未经著作权人同意使用精品课程的行为都构成侵权,要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
2009年01期 v.22;No.84 26-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7 ] |[下载次数:273 ] - 王吉法;李阁霞;
高校精品课程建设是教育部实施的高校教改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精品课程就其法律性质而言,属于职务作品,著作权归属于作者,但教育行政部门有权在一定时间在其业务范围内优先使用。除非属于合理使用或法定许可的情形,否则任何人未经著作权人同意使用精品课程的行为都构成侵权,要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
2009年01期 v.22;No.84 26-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7 ] |[下载次数:273 ] - 杨静毅;
农户联保是一种金融贷款的特殊担保形式,保证人形成数个共同保证,承担连带责任。联保小组具有一定的组织性,行为规则与合伙有一定的相似性。目前的农户联保条款有不足之处,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加以改进,以提高农户参加联保的积极性。
2009年01期 v.22;No.84 3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211 ] - 杨静毅;
农户联保是一种金融贷款的特殊担保形式,保证人形成数个共同保证,承担连带责任。联保小组具有一定的组织性,行为规则与合伙有一定的相似性。目前的农户联保条款有不足之处,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加以改进,以提高农户参加联保的积极性。
2009年01期 v.22;No.84 3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211 ]
- 朱立立;刘小新;
"本土论"或"本土化"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地区最重要的文化思潮之一。在当代台湾社会思潮脉络中,"本土"和"本土化"逐渐演变为一种内涵单一的话语,甚至异化成一种封闭、排他和民粹化的政治意识形态。从"本土论"的形成与演变中辨析台湾知识界的分歧,观察本土主义思潮极端化发展与"台湾文学论"话语霸权建构的关系,并分析台湾知识界对"本土论"的诸种反思、批判与解构。
2009年01期 v.22;No.84 37-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7 ] |[下载次数:612 ] - 朱立立;刘小新;
"本土论"或"本土化"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地区最重要的文化思潮之一。在当代台湾社会思潮脉络中,"本土"和"本土化"逐渐演变为一种内涵单一的话语,甚至异化成一种封闭、排他和民粹化的政治意识形态。从"本土论"的形成与演变中辨析台湾知识界的分歧,观察本土主义思潮极端化发展与"台湾文学论"话语霸权建构的关系,并分析台湾知识界对"本土论"的诸种反思、批判与解构。
2009年01期 v.22;No.84 37-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7 ] |[下载次数:612 ] - 姜振昌;宋娴;
中国现代小说的"散文化"——结构散化、情节淡化、人物虚化和抒情含蓄化,是对传统的以故事情节为重心和线性的时间顺序为线索的小说叙述模式的重大突破。但其艺术成就在五四后大多表现在短篇小说上。而《呼兰河传》却成功地将"散文化"的叙述运用在长篇小说之中,小说以空间化的结构方式取代了传统的因果关系的情节结构、以圆形的空间叙述替代传统的以时间为线索的线性叙述,极大增强了作品的可读性和开放性,并通过作者与叙述者相分离和隐性评论的方式成就了情感的含蓄表达。
2009年01期 v.22;No.84 44-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下载次数:1741 ] - 姜振昌;宋娴;
中国现代小说的"散文化"——结构散化、情节淡化、人物虚化和抒情含蓄化,是对传统的以故事情节为重心和线性的时间顺序为线索的小说叙述模式的重大突破。但其艺术成就在五四后大多表现在短篇小说上。而《呼兰河传》却成功地将"散文化"的叙述运用在长篇小说之中,小说以空间化的结构方式取代了传统的因果关系的情节结构、以圆形的空间叙述替代传统的以时间为线索的线性叙述,极大增强了作品的可读性和开放性,并通过作者与叙述者相分离和隐性评论的方式成就了情感的含蓄表达。
2009年01期 v.22;No.84 44-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下载次数:1741 ] - 马小朝;
内心冲突是中西悲剧精神最有代表性的审美要素,它是中西文化内在矛盾的结果,也是中西悲剧精神英雄主义的变异。西方悲剧精神的内心冲突是理性主义文化框架深刻裂痕的审美表现,中国悲剧精神的内心冲突是"礼"与"理"深刻悖论的审美表现。
2009年01期 v.22;No.84 52-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559 ] - 马小朝;
内心冲突是中西悲剧精神最有代表性的审美要素,它是中西文化内在矛盾的结果,也是中西悲剧精神英雄主义的变异。西方悲剧精神的内心冲突是理性主义文化框架深刻裂痕的审美表现,中国悲剧精神的内心冲突是"礼"与"理"深刻悖论的审美表现。
2009年01期 v.22;No.84 52-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559 ]
- 王立;刘莹莹;
鲁智深跌入深井洞穴,这一旧有母题安排是必然性需要。鲁智深这一佛教身分的角色,安排以具有仙道色彩的奇遇,与此前后斗法的神秘色彩一致。仙乡洞穴叙事,佛经本为首创。《水浒传》神行术中的甲马、风火轮,来自印度民间故事和中古汉译佛经,以及僧传所载高僧为神化佛教的幻术表演。《水浒传》斗法描写,来自传播史诗印度故事的汉译佛经、唐代变文和壁画,及吸收佛教斗法描写的道教法术。天书则使特长不足的宋江,获得神秘力量支持。神秘描写的介入,使该小说带上了神魔小说文类特征。
2009年01期 v.22;No.84 59-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617 ] - 王立;刘莹莹;
鲁智深跌入深井洞穴,这一旧有母题安排是必然性需要。鲁智深这一佛教身分的角色,安排以具有仙道色彩的奇遇,与此前后斗法的神秘色彩一致。仙乡洞穴叙事,佛经本为首创。《水浒传》神行术中的甲马、风火轮,来自印度民间故事和中古汉译佛经,以及僧传所载高僧为神化佛教的幻术表演。《水浒传》斗法描写,来自传播史诗印度故事的汉译佛经、唐代变文和壁画,及吸收佛教斗法描写的道教法术。天书则使特长不足的宋江,获得神秘力量支持。神秘描写的介入,使该小说带上了神魔小说文类特征。
2009年01期 v.22;No.84 59-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617 ] - 陈庆纪;
鲁智深是《水浒传》中出场最早最富有传奇色彩的侠义英雄之一,作者对他的形象塑造呈现出矛盾的二重性:一方面赞扬鲁智深仗义助人、豪侠勇武的美德,褒奖他所建立的不朽功勋,称赞他的"无欲",表现出宋明理学思想的影响。另一方面又浓墨重彩地描述他对佛门清规戒律的践踏,对其毫不留情地进行暴露与讽刺。虽然鲁智深杀人放火,不守"三归"、"五戒",但作者却让他坐化成佛,终成正果,并获得朝廷封赠。这表明《水浒传》蕴涵着作者内心深处难以消解的矛盾,既蔑视和批判佛教戒律的虚伪,又走不出佛教成正果的圈子。鲁智深形象的塑造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2009年01期 v.22;No.84 65-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下载次数:3189 ] - 陈庆纪;
鲁智深是《水浒传》中出场最早最富有传奇色彩的侠义英雄之一,作者对他的形象塑造呈现出矛盾的二重性:一方面赞扬鲁智深仗义助人、豪侠勇武的美德,褒奖他所建立的不朽功勋,称赞他的"无欲",表现出宋明理学思想的影响。另一方面又浓墨重彩地描述他对佛门清规戒律的践踏,对其毫不留情地进行暴露与讽刺。虽然鲁智深杀人放火,不守"三归"、"五戒",但作者却让他坐化成佛,终成正果,并获得朝廷封赠。这表明《水浒传》蕴涵着作者内心深处难以消解的矛盾,既蔑视和批判佛教戒律的虚伪,又走不出佛教成正果的圈子。鲁智深形象的塑造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2009年01期 v.22;No.84 65-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下载次数:3189 ]
- 钱振为;
汽车产业是对经济危机十分敏感的产业,往往在危机尚未形成时,产业就发生明显下降,从而诱发危机的形成。当经济危机发生时,汽车产量大幅度下降,增加了危机的深度。汽车生产较长时间处在低水平状态又阻碍经济的复苏。只有当经济开始走向繁荣时汽车产业才能起到积极作用。处在轿车消费高速增长阶段的国家,经济危机对汽车产业的打击尤为严重。我国经济发展总的态势良好,但也存在一些不利因素,面临巨大挑战。政府和企业建立必要的预警机制和必要准备,在危机发生时将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
2009年01期 v.22;No.84 71-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7 ] |[下载次数:525 ] - 钱振为;
汽车产业是对经济危机十分敏感的产业,往往在危机尚未形成时,产业就发生明显下降,从而诱发危机的形成。当经济危机发生时,汽车产量大幅度下降,增加了危机的深度。汽车生产较长时间处在低水平状态又阻碍经济的复苏。只有当经济开始走向繁荣时汽车产业才能起到积极作用。处在轿车消费高速增长阶段的国家,经济危机对汽车产业的打击尤为严重。我国经济发展总的态势良好,但也存在一些不利因素,面临巨大挑战。政府和企业建立必要的预警机制和必要准备,在危机发生时将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
2009年01期 v.22;No.84 71-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7 ] |[下载次数:525 ] - 张玉明;王晶晶;
技术创新在中小型科技企业成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规模不同、其创新能力也不相同。基于济南市200家样本企业调查数据,运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中小型科技企业的规模与技术创新能力进行的实证研究表明,中型科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高于小型科技企业,中型与小型科技企业的优劣势因素不同。为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应完善与技术创新相关的法律体系、信用担保体系,拓宽融资渠道,采取适合企业自身的技术创新模式,注重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效率。
2009年01期 v.22;No.84 82-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7 ] |[下载次数:397 ] - 张玉明;王晶晶;
技术创新在中小型科技企业成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规模不同、其创新能力也不相同。基于济南市200家样本企业调查数据,运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中小型科技企业的规模与技术创新能力进行的实证研究表明,中型科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高于小型科技企业,中型与小型科技企业的优劣势因素不同。为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应完善与技术创新相关的法律体系、信用担保体系,拓宽融资渠道,采取适合企业自身的技术创新模式,注重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效率。
2009年01期 v.22;No.84 82-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7 ] |[下载次数:397 ]
- 郭爱民;
工业化时期的英国,土地作为一种安全的财富,具有规模投资成本递减的特征,是地位与身份的支柱,人们对之充满了投资的热望。债务、圈地运动、旁系亲属继承、扩大主体地产等因素造就了众多的土地卖方;各种职业者、各类资产者则构成了土地投资方。多元买卖方的自由交易,说明英格兰在这一时期已经形成了成熟的土地市场;较低的土地流转率(0.496%)表明了土地在市场上的运行较为平缓,17世纪以后英格兰农村社会在稳定中演进,与此不无关联。
2009年01期 v.22;No.84 88-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下载次数:490 ] - 郭爱民;
工业化时期的英国,土地作为一种安全的财富,具有规模投资成本递减的特征,是地位与身份的支柱,人们对之充满了投资的热望。债务、圈地运动、旁系亲属继承、扩大主体地产等因素造就了众多的土地卖方;各种职业者、各类资产者则构成了土地投资方。多元买卖方的自由交易,说明英格兰在这一时期已经形成了成熟的土地市场;较低的土地流转率(0.496%)表明了土地在市场上的运行较为平缓,17世纪以后英格兰农村社会在稳定中演进,与此不无关联。
2009年01期 v.22;No.84 88-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下载次数:490 ] - 马望英;
孙中山去世后不久,"戴季陶主义"就问世了。"戴季陶主义"的产生,是国民党反共的客观需要,也是国民党试图完善三民主义的尝试。"戴季陶主义"既为国民党反共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日后国民党改造和利用儒家思想,完善其意识形态奠定了基础。
2009年01期 v.22;No.84 96-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973 ] - 马望英;
孙中山去世后不久,"戴季陶主义"就问世了。"戴季陶主义"的产生,是国民党反共的客观需要,也是国民党试图完善三民主义的尝试。"戴季陶主义"既为国民党反共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日后国民党改造和利用儒家思想,完善其意识形态奠定了基础。
2009年01期 v.22;No.84 96-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973 ]
- 陈玉屏;
先秦儒家强调"礼别华夷",以文化区分"我者"与"他者",用"夏礼"则夏视之,用"夷礼"则夷视之,血统如何在所不论。先秦儒家认为人之天性与禽兽没有本质差别,全赖圣人教之以礼方得以为人。"礼别人禽",以夫妇之礼作为人与禽兽的起码分界,不论华夷、有违反最起码的夫妇之礼的行为者,即视为禽兽之行。先秦儒家十分强调礼仪的外在形式,把是否遵循"夏礼"的礼仪形式作为别华夷的最起码的标准,不仅如此,在是否践行"礼"的精神以别华夷方面,于华于夷都使用同一个标准,对诸夏之国并不宽贷。先秦儒家主张"有教无类","用夏变夷"而绝不能"变于夷",既体现了民族观的开明方面,又反映出贱视夷狄文化的文化优越感,但先秦儒家不得"变于夷"的主张是无法完全阻断华夷文化的相互交融的。
2009年01期 v.22;No.84 100-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8 ] |[下载次数:509 ] - 陈玉屏;
先秦儒家强调"礼别华夷",以文化区分"我者"与"他者",用"夏礼"则夏视之,用"夷礼"则夷视之,血统如何在所不论。先秦儒家认为人之天性与禽兽没有本质差别,全赖圣人教之以礼方得以为人。"礼别人禽",以夫妇之礼作为人与禽兽的起码分界,不论华夷、有违反最起码的夫妇之礼的行为者,即视为禽兽之行。先秦儒家十分强调礼仪的外在形式,把是否遵循"夏礼"的礼仪形式作为别华夷的最起码的标准,不仅如此,在是否践行"礼"的精神以别华夷方面,于华于夷都使用同一个标准,对诸夏之国并不宽贷。先秦儒家主张"有教无类","用夏变夷"而绝不能"变于夷",既体现了民族观的开明方面,又反映出贱视夷狄文化的文化优越感,但先秦儒家不得"变于夷"的主张是无法完全阻断华夷文化的相互交融的。
2009年01期 v.22;No.84 100-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8 ] |[下载次数:509 ] - 赵晓燕;
柔然和鲜卑都是我国南北朝时期的北方少数民族。柔然曾是蒙古草原的主人,在其存在的近一个半世纪里,与当时鲜卑族建立的代国、北魏、东魏、西魏以及东魏重臣高欢之子高洋建立的北齐等政权有着复杂的关系。柔然与中原政权关系的显著特点,是战与和交叉进行,战中有和,和中有战。一方面柔然与中原王朝频繁发生冲突和战争,另一方面柔然又与中原王朝和平相处,多次朝贡、和亲、归附中原政权等。柔然对中原王朝的朝贡,中原王朝对柔然的赏赐以及互市等,都促进了双方经济的发展。柔然与中原在文化方面相互影响和渗透,多次和亲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和亲文化,佛教也由中原传入柔然。
2009年01期 v.22;No.84 106-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7 ] |[下载次数:620 ] - 赵晓燕;
柔然和鲜卑都是我国南北朝时期的北方少数民族。柔然曾是蒙古草原的主人,在其存在的近一个半世纪里,与当时鲜卑族建立的代国、北魏、东魏、西魏以及东魏重臣高欢之子高洋建立的北齐等政权有着复杂的关系。柔然与中原政权关系的显著特点,是战与和交叉进行,战中有和,和中有战。一方面柔然与中原王朝频繁发生冲突和战争,另一方面柔然又与中原王朝和平相处,多次朝贡、和亲、归附中原政权等。柔然对中原王朝的朝贡,中原王朝对柔然的赏赐以及互市等,都促进了双方经济的发展。柔然与中原在文化方面相互影响和渗透,多次和亲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和亲文化,佛教也由中原传入柔然。
2009年01期 v.22;No.84 106-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7 ] |[下载次数:6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