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个代表”思想的哲学思考

    侯吉侠

    “三个代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体系 ,是新世纪共产党人的世界观 ,也是科学的方法论 ;它的丰富内涵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发展观、利益观、价值观 ;给人们以历史意识、世界意识、忧患意识、创新意识的方法论启示。“三个代表”是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 ,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学说 ,是新世纪共产党人的行为准则和实践标准

    2002年01期 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41 ]
  • “三个代表”思想的哲学思考

    侯吉侠

    “三个代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体系 ,是新世纪共产党人的世界观 ,也是科学的方法论 ;它的丰富内涵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发展观、利益观、价值观 ;给人们以历史意识、世界意识、忧患意识、创新意识的方法论启示。“三个代表”是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 ,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学说 ,是新世纪共产党人的行为准则和实践标准

    2002年01期 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41 ]
  • 从马克思的自然观看罗马俱乐部的人类困境意识

    毛百战

    马克思从人的社会劳动实践角度考察人的社会本质 ,探索人与自然的关系 ,形成马克思的科学自然观。马克思的自然观强调人在社会实践中要以“两个尺度”改造自然 ,协调、均衡人与自然的关系。罗马俱乐部在考察当代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种种问题时提出“人类困境”的思想 ,揭示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状态 ,引发人们的深刻反思。社会发展观与自然观的有机统一是人类未来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导原则

    2002年01期 9-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8 ] |[下载次数:440 ]
  • 从马克思的自然观看罗马俱乐部的人类困境意识

    毛百战

    马克思从人的社会劳动实践角度考察人的社会本质 ,探索人与自然的关系 ,形成马克思的科学自然观。马克思的自然观强调人在社会实践中要以“两个尺度”改造自然 ,协调、均衡人与自然的关系。罗马俱乐部在考察当代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种种问题时提出“人类困境”的思想 ,揭示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状态 ,引发人们的深刻反思。社会发展观与自然观的有机统一是人类未来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导原则

    2002年01期 9-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8 ] |[下载次数:440 ]
  • 解决民事管辖权争议的两种模式

    王福华

    在我国民事诉讼立法和实践中 ,对管辖权异议的解决奉行的是行政化处理的模式 ,因此导致当事人管辖权异议权利虚无、管辖权异议主体范围过于狭窄和级别管辖异议困难等弊端。为使管辖权争议的解决更加公正合理 ,实现管辖权争议解决的行政化模式到附带诉讼式模式的转换就成为必然。为此 ,必须在管辖权异议的内容、异议的主体范围、异议的审理程序等方面进行由行政化到司法化的改进。

    2002年01期 15-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50 ] |[下载次数:902 ]
  • 解决民事管辖权争议的两种模式

    王福华

    在我国民事诉讼立法和实践中 ,对管辖权异议的解决奉行的是行政化处理的模式 ,因此导致当事人管辖权异议权利虚无、管辖权异议主体范围过于狭窄和级别管辖异议困难等弊端。为使管辖权争议的解决更加公正合理 ,实现管辖权争议解决的行政化模式到附带诉讼式模式的转换就成为必然。为此 ,必须在管辖权异议的内容、异议的主体范围、异议的审理程序等方面进行由行政化到司法化的改进。

    2002年01期 15-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50 ] |[下载次数:902 ]
  • 论中国海关在知识产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丁凯

    加入WTO后 ,中国海关面临知识产权保护严峻的新形势和新任务 ,为此 ,应正视中国海关目前在知识产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并结合“入世”后《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的新要求 ,提出中国海关对知识产权保护功能的对策与构想

    2002年01期 2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下载次数:546 ]
  • 论中国海关在知识产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丁凯

    加入WTO后 ,中国海关面临知识产权保护严峻的新形势和新任务 ,为此 ,应正视中国海关目前在知识产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并结合“入世”后《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的新要求 ,提出中国海关对知识产权保护功能的对策与构想

    2002年01期 2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下载次数:546 ]
  • 先秦儒家文化与知识产权法律

    崔立红

    法律制度的产生有其背后的文化、经济背景 ,作为“舶来品” ,知识产权法律在中华大地上需要与民族文化心理、习惯进行磨合、适应。为此 ,今将视点切入到儒家的发源时代———先秦儒家的思想 ,探寻其对我国知识产权的影响 ,目的是让西方文化上产生的知识产权制度更好地在我国融合、发展 ,同时从民族文化中吸取合理因素 ,指导信息时代面临的知识产权问题 ,建立现代化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2002年01期 26-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8 ] |[下载次数:408 ]
  • 先秦儒家文化与知识产权法律

    崔立红

    法律制度的产生有其背后的文化、经济背景 ,作为“舶来品” ,知识产权法律在中华大地上需要与民族文化心理、习惯进行磨合、适应。为此 ,今将视点切入到儒家的发源时代———先秦儒家的思想 ,探寻其对我国知识产权的影响 ,目的是让西方文化上产生的知识产权制度更好地在我国融合、发展 ,同时从民族文化中吸取合理因素 ,指导信息时代面临的知识产权问题 ,建立现代化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2002年01期 26-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8 ] |[下载次数:408 ]
  • 加入WTO对我国税收法律制度的影响及对策

    樊静

    WTO确立的关税减让、国民待遇、透明度等原则与成员国的税收法律制度密切相关。我国加入WTO后 ,必须承认这些原则 ,使我国的税收法律制度尽快与之接轨 ,因此 ,我国急需从关税的调整和替代、税法体系、税收优惠、税制结构等方面采取相应的对策 :应通过开征新税种优化税收结构 ;运用统一的税收优惠制度创造公平竞争的税收环境 ;规范税法体系增加透明度 ;调整税制结构强化税收的调节作用。

    2002年01期 3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下载次数:99 ]
  • 加入WTO对我国税收法律制度的影响及对策

    樊静

    WTO确立的关税减让、国民待遇、透明度等原则与成员国的税收法律制度密切相关。我国加入WTO后 ,必须承认这些原则 ,使我国的税收法律制度尽快与之接轨 ,因此 ,我国急需从关税的调整和替代、税法体系、税收优惠、税制结构等方面采取相应的对策 :应通过开征新税种优化税收结构 ;运用统一的税收优惠制度创造公平竞争的税收环境 ;规范税法体系增加透明度 ;调整税制结构强化税收的调节作用。

    2002年01期 3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下载次数:99 ]
  • WTO反倾销协定与我国反倾销法的完善

    王海英

    近年来 ,倾销与反倾销的双重冲击与考验 ,给我国对外贸易造成了很大损失。在我国成为WTO成员之际 ,研究WTO反倾销规则 ,进一步完善我国反倾销立法 ,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急切任务。WTO《反倾销协定》的内容基本上是恰当的 ,但仍存有不足。检讨我国反倾销立法 ,也存在立法层次低、效力差、有些规定过于笼统、缺少司法审查制度等缺陷 ,这就需要在即将出台的的《反倾销法》增加具体的反规避条款及完善司法审查制度等

    2002年01期 37-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377 ]
  • WTO反倾销协定与我国反倾销法的完善

    王海英

    近年来 ,倾销与反倾销的双重冲击与考验 ,给我国对外贸易造成了很大损失。在我国成为WTO成员之际 ,研究WTO反倾销规则 ,进一步完善我国反倾销立法 ,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急切任务。WTO《反倾销协定》的内容基本上是恰当的 ,但仍存有不足。检讨我国反倾销立法 ,也存在立法层次低、效力差、有些规定过于笼统、缺少司法审查制度等缺陷 ,这就需要在即将出台的的《反倾销法》增加具体的反规避条款及完善司法审查制度等

    2002年01期 37-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377 ]
  • 论文学的宇宙境界

    张胜利

    宇宙境界作为一个词经常被使用 ,但作为一个文艺学理论范畴却鲜有人对其进行研究。文学的宇宙境界由永恒的时间意象和无限的空间意象构成 ,能够安顿生命 ,提升人生的境界 ,具有终极关怀的特点。其价值在于对人生存在困境的关注与解答。它对人生局限的超越可以代替宗教对人生的解脱 ,这一点表现了没有宗教背景的中国文学的价值所在。

    2002年01期 44-48+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118 ]
  • 论文学的宇宙境界

    张胜利

    宇宙境界作为一个词经常被使用 ,但作为一个文艺学理论范畴却鲜有人对其进行研究。文学的宇宙境界由永恒的时间意象和无限的空间意象构成 ,能够安顿生命 ,提升人生的境界 ,具有终极关怀的特点。其价值在于对人生存在困境的关注与解答。它对人生局限的超越可以代替宗教对人生的解脱 ,这一点表现了没有宗教背景的中国文学的价值所在。

    2002年01期 44-48+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118 ]
  •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异化问题

    马小朝

    异化在人类历史上的表现就是人与自然、历史与人伦、理性与感性、现实与理想的二元分裂。西方人从迈开历史文明的第一步开始就具有十分强烈的异化意识 ,所以 ,异化是西方文学中的一个永恒主题。 2 0世纪 ,由于历史现实及人类认识的诸多原因 ,异化这个永恒主题在现代主义文学中得到了全面的深化

    2002年01期 49-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下载次数:1830 ]
  •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异化问题

    马小朝

    异化在人类历史上的表现就是人与自然、历史与人伦、理性与感性、现实与理想的二元分裂。西方人从迈开历史文明的第一步开始就具有十分强烈的异化意识 ,所以 ,异化是西方文学中的一个永恒主题。 2 0世纪 ,由于历史现实及人类认识的诸多原因 ,异化这个永恒主题在现代主义文学中得到了全面的深化

    2002年01期 49-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下载次数:1830 ]
  • 经学·儒士·汉赋

    李孝弟

    任何文学现象的产生、发展都不是孤立的。在其受个体发展因素影响之外 ,更与当时的社会文化思潮有着密切的关联 ,而在文体艺术风格特点的形成过程中 ,后者更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这是对我国古典文学中有着独特艺术风格特点的汉赋作出合理阐释的前提。文章试图论述 :1.汉代崛起的儒家经学对知识分子儒士的社会角色有何影响。 2 .儒学经学地位的确立又是如何影响形成汉赋的艺术风格特点的

    2002年01期 55-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7 ] |[下载次数:377 ]
  • 经学·儒士·汉赋

    李孝弟

    任何文学现象的产生、发展都不是孤立的。在其受个体发展因素影响之外 ,更与当时的社会文化思潮有着密切的关联 ,而在文体艺术风格特点的形成过程中 ,后者更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这是对我国古典文学中有着独特艺术风格特点的汉赋作出合理阐释的前提。文章试图论述 :1.汉代崛起的儒家经学对知识分子儒士的社会角色有何影响。 2 .儒学经学地位的确立又是如何影响形成汉赋的艺术风格特点的

    2002年01期 55-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7 ] |[下载次数:377 ]
  • 论赋之“俗”与“俗赋”——兼论尹湾汉简《神乌赋》文体上的承传及性质

    宗明华

    目前文学史上的“俗赋” ,主要指唐以后出现的以叙说故事为主、语言通俗的赋体文。从《神乌赋》与四言赋及俳谐文的承传关系中可以看出 :赋原本来自民间 ,自俗 ;赋入汉宫乃以俗为乐 ,所谓的“文人赋”正是汉代俗体雅化、散文诗化的结果。如果称《神乌赋》为“俗赋” ,那么此赋倒可谓赋体的本色、正宗。

    2002年01期 60-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下载次数:575 ]
  • 论赋之“俗”与“俗赋”——兼论尹湾汉简《神乌赋》文体上的承传及性质

    宗明华

    目前文学史上的“俗赋” ,主要指唐以后出现的以叙说故事为主、语言通俗的赋体文。从《神乌赋》与四言赋及俳谐文的承传关系中可以看出 :赋原本来自民间 ,自俗 ;赋入汉宫乃以俗为乐 ,所谓的“文人赋”正是汉代俗体雅化、散文诗化的结果。如果称《神乌赋》为“俗赋” ,那么此赋倒可谓赋体的本色、正宗。

    2002年01期 60-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下载次数:575 ]
  • 假托大众之口的文学虚拟——论20年代“革命文学”对工农的描塑

    王智慧,王世利

    20年代“革命文学”很重视对工农大众的描写 ,但由于革命作家自身实践经验的限制 ,他们对工农的描写大都还停留于主观的浮面 ,假托工农大众之口来言说知识分子的思想、理念。与此相应 ,革命作家虚拟的大众读者也悄然被实际的读者———知识青年所代替。在知识分子作家与读者的“共谋”中 ,工农形象遭到了彻底“误读” ,由故事的主角而沦为符号 ,默默地成为他者

    2002年01期 66-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147 ]
  • 假托大众之口的文学虚拟——论20年代“革命文学”对工农的描塑

    王智慧,王世利

    20年代“革命文学”很重视对工农大众的描写 ,但由于革命作家自身实践经验的限制 ,他们对工农的描写大都还停留于主观的浮面 ,假托工农大众之口来言说知识分子的思想、理念。与此相应 ,革命作家虚拟的大众读者也悄然被实际的读者———知识青年所代替。在知识分子作家与读者的“共谋”中 ,工农形象遭到了彻底“误读” ,由故事的主角而沦为符号 ,默默地成为他者

    2002年01期 66-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147 ]
  • 内在契合与外在机运——中国现代文坛接受《苦闷的象征》探因

    任现品

    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分析 ,中国现代文坛接受《苦闷的象征》的原因为 :《苦闷的象征》与中国文化精神的内在契合是被接受的基础 ,其现代精神是能被接受的必要条件 ;而改造国民性、张扬个性的时代使命和文学理论建设的需要 ,为其提供了外在机运。这种接受是历史的必然 ,其实质是在外来因素激发下 ,对文化传统的重新认识和现代转化

    2002年01期 72-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182 ]
  • 内在契合与外在机运——中国现代文坛接受《苦闷的象征》探因

    任现品

    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分析 ,中国现代文坛接受《苦闷的象征》的原因为 :《苦闷的象征》与中国文化精神的内在契合是被接受的基础 ,其现代精神是能被接受的必要条件 ;而改造国民性、张扬个性的时代使命和文学理论建设的需要 ,为其提供了外在机运。这种接受是历史的必然 ,其实质是在外来因素激发下 ,对文化传统的重新认识和现代转化

    2002年01期 72-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182 ]
  • 时尚与永恒

    洪忠煌

    当前 ,在文学艺术界 ,追求时尚已经泛滥成灾 ,成为浮躁社会心态的一个组成部分。时尚所关联的是公众审美心理的表层 ,它不但与媒体和商业炒作紧相伴随 ,而且 ,归根结蒂是与功利及金钱、与拜金主义互为表里的。文学艺术领域中追求时尚的极端表现便是“新奇崇拜” ,这种东西与我们所珍视的“创新”完全不能划等号。文学艺术从本体上来说 ,需要的是对永恒的执着追求。“时代精神”就是一种“永恒”。文艺所要追求的“永恒” ,就是公众的深层心理。追求永恒必然与浮躁无缘 ,倒是与“沉潜”有关。它要求不去迎合时尚 ,只有这样才更能贴近生活 ,更能与自己“时代中不断发酵着的”时代精神“有着许多暗合”

    2002年01期 79-81+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76 ]
  • 时尚与永恒

    洪忠煌

    当前 ,在文学艺术界 ,追求时尚已经泛滥成灾 ,成为浮躁社会心态的一个组成部分。时尚所关联的是公众审美心理的表层 ,它不但与媒体和商业炒作紧相伴随 ,而且 ,归根结蒂是与功利及金钱、与拜金主义互为表里的。文学艺术领域中追求时尚的极端表现便是“新奇崇拜” ,这种东西与我们所珍视的“创新”完全不能划等号。文学艺术从本体上来说 ,需要的是对永恒的执着追求。“时代精神”就是一种“永恒”。文艺所要追求的“永恒” ,就是公众的深层心理。追求永恒必然与浮躁无缘 ,倒是与“沉潜”有关。它要求不去迎合时尚 ,只有这样才更能贴近生活 ,更能与自己“时代中不断发酵着的”时代精神“有着许多暗合”

    2002年01期 79-81+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76 ]
  • 语言问题的理论思索

    丁金国

    从功能的角度考察语言的本质 ,是诸多著作理解语言性质的哲学基础。功能论固然看到了语言对于人类社会的决定性作用 ,然而却丝毫未触及语言自身的结构特征和机制。仅从功能的角度认识语言是不够的 ,还必须深入到语言结构内部 ,对语言的特征、机制及结构体系进行多角度观察 ,才能较为完整地揭示语言的本质

    2002年01期 82-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153 ]
  • 语言问题的理论思索

    丁金国

    从功能的角度考察语言的本质 ,是诸多著作理解语言性质的哲学基础。功能论固然看到了语言对于人类社会的决定性作用 ,然而却丝毫未触及语言自身的结构特征和机制。仅从功能的角度认识语言是不够的 ,还必须深入到语言结构内部 ,对语言的特征、机制及结构体系进行多角度观察 ,才能较为完整地揭示语言的本质

    2002年01期 82-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153 ]
  • 墨子思想与现代市场经济

    王赞源

    墨子对人性的看法与市场经济相契合 ,即人性是自私自利的。“贵义”是崇尚正义正利 ,含公平性 ;兼爱是“相爱相利” ,含互惠性 ,完全符合WTO所坚持的自由贸易精神及公平互惠原则。而且“贵义”、“兼爱”可作为企业经营的最高目标以及企业伦理的规范

    2002年01期 9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7 ] |[下载次数:275 ]
  • 墨子思想与现代市场经济

    王赞源

    墨子对人性的看法与市场经济相契合 ,即人性是自私自利的。“贵义”是崇尚正义正利 ,含公平性 ;兼爱是“相爱相利” ,含互惠性 ,完全符合WTO所坚持的自由贸易精神及公平互惠原则。而且“贵义”、“兼爱”可作为企业经营的最高目标以及企业伦理的规范

    2002年01期 9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7 ] |[下载次数:275 ]
  • 国际金融监管趋势与WTO下我国的金融监管

    马德功

    国际金融监管体制和方式正在发生一系列变化 ,监管机构置于中央银行之外的混业监管成为国际金融监管的一种趋势。WTO下的金融自由化不会削弱金融监管 ,GATS中的审慎措施和灵活性原则将增强发展中国家金融监管的有效性 ,也为我国在加入WTO后的金融监管提供了理论和立法基础。WTO下的我国金融业 ,随着经营模式的变革和金融转型的完成 ,监管体制将由分业监管逐步向混业监管演进 ,着力于提高效率的内控式监管和自律式监管方式也将加强 ,资本与金融账户的管制将随条件的成熟而逐步放开

    2002年01期 95-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7 ] |[下载次数:261 ]
  • 国际金融监管趋势与WTO下我国的金融监管

    马德功

    国际金融监管体制和方式正在发生一系列变化 ,监管机构置于中央银行之外的混业监管成为国际金融监管的一种趋势。WTO下的金融自由化不会削弱金融监管 ,GATS中的审慎措施和灵活性原则将增强发展中国家金融监管的有效性 ,也为我国在加入WTO后的金融监管提供了理论和立法基础。WTO下的我国金融业 ,随着经营模式的变革和金融转型的完成 ,监管体制将由分业监管逐步向混业监管演进 ,着力于提高效率的内控式监管和自律式监管方式也将加强 ,资本与金融账户的管制将随条件的成熟而逐步放开

    2002年01期 95-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7 ] |[下载次数:261 ]
  • 论王安石对宋代常平仓的改革及影响

    马玉臣,郭九灵

    常平仓是古代一重要仓储 ,王安石变法前未能很好地发挥其社会调控之实效。因之 ,王安石对其收入来源、支出方式、管理制度和运作办法等 ,进行了一番大胆改革。这些改革措施基本上克服了常平仓原有的弊端 ,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02年01期 100-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下载次数:650 ]
  • 论王安石对宋代常平仓的改革及影响

    马玉臣,郭九灵

    常平仓是古代一重要仓储 ,王安石变法前未能很好地发挥其社会调控之实效。因之 ,王安石对其收入来源、支出方式、管理制度和运作办法等 ,进行了一番大胆改革。这些改革措施基本上克服了常平仓原有的弊端 ,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02年01期 100-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下载次数:650 ]
  • 试析战后五国和约的缔结及影响

    田小惠

    五国和约是二战后盟国处理战败国所签定的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成功的和约。缔结和约的前提主要有两个 :一、五国不是盟国战略计划中的重点 ;二、与德国相比 ,意、罗、保、匈、芬是附庸国 ,所犯的战争罪恶轻、缔约较容易。在缔约过程中 ,盟国主要在意属非洲殖民地、的里亚斯特港归属、罗、保、匈政府组成和战败国赔款等问题上展开斗争并最终达成妥协。五国和约的签订 ,其最重要的后果在于它为“杜鲁门主义”的出台在客观上提供了时机和借口

    2002年01期 106-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279 ]
  • 试析战后五国和约的缔结及影响

    田小惠

    五国和约是二战后盟国处理战败国所签定的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成功的和约。缔结和约的前提主要有两个 :一、五国不是盟国战略计划中的重点 ;二、与德国相比 ,意、罗、保、匈、芬是附庸国 ,所犯的战争罪恶轻、缔约较容易。在缔约过程中 ,盟国主要在意属非洲殖民地、的里亚斯特港归属、罗、保、匈政府组成和战败国赔款等问题上展开斗争并最终达成妥协。五国和约的签订 ,其最重要的后果在于它为“杜鲁门主义”的出台在客观上提供了时机和借口

    2002年01期 106-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279 ]
  • 论冷战后国际社会主要矛盾的演变及原因

    刘苍劲

    冷战前期国际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东西矛盾”、“南北矛盾”、“西西矛盾”、“南南矛盾”等 ,其中 ,以两大阵营的意识形态对抗为核心的“东西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冷战后期 ,国际社会的主要矛盾从两大阵营的意识形态对抗转向美苏争霸 ;冷战结束后 ,国际社会的主要矛盾从美苏争霸演变为超级大国称霸和主要大国反霸。造成冷战后国际社会主要矛盾演变的原因很多 ,其中主要是经济因素的增强和美国新霸权主义的影响

    2002年01期 112-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353 ]
  • 论冷战后国际社会主要矛盾的演变及原因

    刘苍劲

    冷战前期国际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东西矛盾”、“南北矛盾”、“西西矛盾”、“南南矛盾”等 ,其中 ,以两大阵营的意识形态对抗为核心的“东西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冷战后期 ,国际社会的主要矛盾从两大阵营的意识形态对抗转向美苏争霸 ;冷战结束后 ,国际社会的主要矛盾从美苏争霸演变为超级大国称霸和主要大国反霸。造成冷战后国际社会主要矛盾演变的原因很多 ,其中主要是经济因素的增强和美国新霸权主义的影响

    2002年01期 112-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353 ]
  • 关于学科建设的几点思考

    崔明德

    学科建设是学校发展的关键 ,国内外的名牌大学都无不是从学科建设开始形成优势的。作为省属重点综合大学 ,学科建设的基本思路应该是 :“稳定基础 ,强化应用 ;推动交叉 ,扶持新兴 /边缘学科 ;优化结构 ;提高水平 ,突出特色。”根据学术梯队的五个层次 ,培养和引进人才是当务之急。按不同类型的学科确立建设目标 :1.重点建设数个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优势学科 ;2 .通过学科整合 ,力争使 10余个学科达到省内一流水平 ;3.培育一批具有烟大特色的一流学科 ;4.通过交叉、综合 ,培育新的学科“生长点” ,并使其成为新的学科 ;5 .通过拓展和延伸的办法 ,不断扩大和提高已有学科的内涵 ;6 .建设几个学科群。学科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 ,需要上上下下都能认识到它的重要性、紧迫性 ,不断加大投入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调整科研政策 ,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充分发挥学术期刊的作用

    2002年01期 117-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8 ] |[下载次数:226 ]
  • 关于学科建设的几点思考

    崔明德

    学科建设是学校发展的关键 ,国内外的名牌大学都无不是从学科建设开始形成优势的。作为省属重点综合大学 ,学科建设的基本思路应该是 :“稳定基础 ,强化应用 ;推动交叉 ,扶持新兴 /边缘学科 ;优化结构 ;提高水平 ,突出特色。”根据学术梯队的五个层次 ,培养和引进人才是当务之急。按不同类型的学科确立建设目标 :1.重点建设数个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优势学科 ;2 .通过学科整合 ,力争使 10余个学科达到省内一流水平 ;3.培育一批具有烟大特色的一流学科 ;4.通过交叉、综合 ,培育新的学科“生长点” ,并使其成为新的学科 ;5 .通过拓展和延伸的办法 ,不断扩大和提高已有学科的内涵 ;6 .建设几个学科群。学科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 ,需要上上下下都能认识到它的重要性、紧迫性 ,不断加大投入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调整科研政策 ,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充分发挥学术期刊的作用

    2002年01期 117-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8 ] |[下载次数:226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