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魏晋时期北方门阀大族经济势力的扩张

    郑欣

    <正>东汉末年的黄巾大起义,对门阀地主的经济势力,特别是对起义的中心地带北方门阀地主的庄园经济,起了严重的扫荡作用。但在此后的魏晋时期,门阀大族的经济势力不仅迅速转向恢复,而且又有新的发展,对那时正在形成的门阀政治起了重要的奠基作用。这个问题,很值得进行一番探索。 魏晋时期遭到战乱破坏的门阀庄园经济为什么能够迅速地恢复和发展呢?这是因为庄园主建立庄园需要有两个不可或缺的条件,一是占有大量土地,另一是掌握众多的劳动人手,而这两个条件在魏晋时期都得到了有利于门阀地主的解决。本文除了说说这两个条件以外,在第三部分还要探讨一下魏晋时期北方门阀庄园经济发展的大致状况。

    1989年04期 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46 ]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430 ]
  • 买卖婚说驳议

    李衡眉

    <正>从本世纪初开始,迄至今天,在中国古代婚姻制度研究中,买卖婚说与掠夺婚说一样,一直成为史学界一种颇为流行的观点。对后者笔者已有论路,兹对前者再作驳议,略陈管见。讹误之处,尚希望读者与方家教正。 一 据笔者所知,把我国古代以六礼为主要内容的聘娶婚说成是买卖婚之俗的较早的学者是刘师培先生。他在《中国历史教科书》一书中说:“俪皮之礼,即买卖妇女之俗也。后世婚姻行纳采、纳吉、问名、纳征、请期、亲迎六礼。纳采、纳吉皆奠雁,而纳征则用玄纁束帛,所以沿买卖妇女之俗也。”

    1989年04期 1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71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247 ]
  • 正始名士双重人格特点及其形成

    王晓毅

    <正>任何新兴社会思潮的诞生,总以某个具有新时代性格的知识分子群为社会载体。早期玄学的形成也不例外,它首先萌发于曹魏正始年间洛阳的一批青年士族知识分子中,并主要在这个阶层中迅速弥漫开来。这些人物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正始名士。研究正始名士的人格特点及其形成轨迹,可以帮助我们从一个侧面窥知早期玄学的社会内涵及其取代汉代经学思潮的历史必然性。

    1989年04期 20-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2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51 ]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338 ]
  • 论蔡元培的文化思想

    杨立人

    <正>在近代中国风云突变的思想文化洪流当中。蔡元培作为一位“从排满到抗日战争,以五四运动到人权同盟,志在民族革命,行在民主自由”的思想领袖,其文化思想犹如一盏灿烂的明灯,对中国近代思想界发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拟就蔡元培的文化思想作些探索,不当之处,恳望学界师友斧正。

    1989年04期 26-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22 ]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108 ]
  • 安禄山讨契丹败退路线小考

    方茹

    <正>天宝十一载(751年),安禄山率兵讨契丹大败而归。对其败退路线,《安禄山事迹》卷上载:“矢中禄山鞍桥,鞭弭俱弃,簪履亦坠,独以麾下二十骑走,上山苍黄,陷于坑中,男庆绪、麾下将孙孝哲扶出之。又战数十里,会夜,追骑解,遂投平卢城。平卢骑将史定方领精兵三千赴之,契丹知救至,遂解围而去,禄山方得脱。”两《唐书》《安禄山传》在记叙此事时虽文字相异,但意思相同。据此安禄山败退后,夜投平卢似无疑问,其实距史实真相相差较远。 先看一下安禄山的出师路程。《旧唐书))(安禄山传》载,公元751年8月,“禄山并率河东等军五六万,号十五万,以讨

    1989年04期 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01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40 ]
  • 老舍戏剧创作失误初探

    洪忠煌

    <正>老舍怀着对新社会和新人新事的无限热情,致力于反映现实生活,这不但在老剧作家中,而且在新中国所有剧作家中,也是率先的。所以说,建国后老舍现实题材话剧创作的经验教训,是具有普遍意义的。 驾驭社会主义时期现实题材,对作家的要求是多方面的。作为社会主义话剧创作先驱者,老舍还未能充分适应这些要求,换言之,他的现实题材话剧的创作存在着题材与生活积累脱节的现象。六十年代初,老舍在回顾五十年代自己的创作得失时也已意识到这一点:“我过去写新题材没有写好。这与生活有关。我从题材本身考虑是否政治性

    1989年04期 32-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98 ] |[引用频次:8 ] |[下载次数:118 ]
  • 论李白对天宝年间政局的认识

    孟繁森

    <正>李白是怎样认识天宝年间政局的?有人说他对当时总的政治形势的估计还是天下太平,太平盛世。我觉得李白的认识恰恰相反,他认为当时的政局是腐朽、险恶、即将亡国的。今将我的意见叙述如下,以就教于专家和读者。

    1989年04期 39-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44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56 ]
  • 论《庄子》的艺术虚构

    宗明华

    <正>《庄子》一书以其治翰恣肆的文思,深蕴广博的气势,瑰丽奇绝的语言而为世人所瞩目。李白在《大鹏赋》中赞叹道:“吐峥嵘之高论,开浩荡之奇言”。清人刘熙载则曰:“意出尘外,怪生笔端”(《艺概》)。而刘凤苞却着眼于庄子的讽刺艺术,评曰:“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南华雪心编》)。金圣称其为“天下第一奇书。”鲁迅先生则在《汉文学史纲要》中说:“其文汪洋辟,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而郭沫若则进一步评论说:“不仅‘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秦汉以来的一部中国文学史差不多大半在他的影响之下发展”(《庄子与鲁迅》)。

    1989年04期 45-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73 ]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174 ]
  • 试论屈原的乡国情爱

    黄凤显

    <正>屈原在他的作品中着力抒写了一种浓郁、强烈的乡国情爱,这深挚的感情与诗人的自我人格、“美政”理想乃至所谓的“忠君”、“爱国”等问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楚辞作品及其艺术魅力,更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如何解开诗人的这个情意结,曾引起了历代不少楚辞论家的兴趣。 乡国之情是人类宝爱的情感,它常常具有某种普遍性和永恒性。《庄子·则阳篇》就曾用饱蘸激情的文字写下了作者对故国油然而生的喜爱之情:“旧国旧都,望之畅然,虽使丘陵草木之缗,入之者十九,犹之畅然,况见见闻闻者乎?”那么,这种“自然生成”的人之常情到底缘何而起呢?

    1989年04期 52-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7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91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13 ]
  • 烟台大学东亚研究所成立暨南朝鲜问题学术讨论会闭幕

    <正>烟台大学东亚研究所成立暨南朝鲜问题学术讨论会于12月16日至18日在我校举行。 烟台大学东亚研究所是对东亚地区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历史、法律、政治等进行综合研究的校级研究机构。为适应我国改革、开放的形势,胶东半岛开发的需要,研究所首要任务是以经济问题为中心,以应用研究为主,并将把对南朝鲜经济问题的应用研究和综合考察及咨询服务作为当前的主要课题。

    1989年04期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63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6 ]
  • 专有技术的法律性质和法律保护初探

    唐功远

    <正>随着世界各国科技和经济的发展,专有技术(Know—How)在世界经济生活中的地位日趋重要。专有技术作为应用性技术,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重视。近几年的统计资料表明:在国际技术贸易合同总数中,专有技术转让合同约占1/3,其余2/3的技术贸易合同中也有相当一部分合同包括有专有技术的转让。在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转让中,专有技术转让所占的比重更大。从我国近年技术引进工作的情况看,我国同国外签订的技术引进合同中,95%以上的合同包括有专有技术的转让。然而,无论在我国,还是在其他国家,对专有技术本身的理论研究却十分薄弱,有关专有技术的立法也刚刚在起步。对于专有技术的概念、性质等,各国莫衷一是,对专有技术的保护所采取的法律措施也各不相同。 本文试图对专有技术的概念、性质和法律保护进行初步探讨,以求教于学界同仁。

    1989年04期 60-67+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7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48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77 ]
  • 试论国家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

    房绍坤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一条规定:“国家机关或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中,侵犯公民、法人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国家赔偿责任是一种特殊侵权责任,它的构成要件不同于一般侵权责任,也有别于其它的特殊侵权责任。但是,对于国家赔偿责任究竟应当具备哪些构成要件,学者们的看法还不尽一致。笔者认为,国家赔偿责任应当具备下列四个构成要件:

    1989年04期 68-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61 ]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172 ]
  • “会”和“能”及其在句中的换用

    周小兵

    <正>本文讨论动词VP前边的“会”和“能”及其相应句式。“会+VP”和“能+VP”有时可以换着说.如: 他会说汉语 他能说汉语 雨不会停了 雨不能停了那么,“会”和“能”到底有什么区别呢?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换用,什么情况下不行?弄清上述问题,对外族人学汉语有帮助,对深化汉语助动词的研究也有价值。 本文力求将形式和意义结合起来,从语法语义两个层面探讨“会”和“能”的内部分化、异同及其在句式中的换用情况,最后谈谈语用问题。

    1989年04期 73-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97 ] |[引用频次:133 ] |[下载次数:1861 ]
  • 中国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举行1989年学术研讨会

    <正>中国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1989年学术研讨会10月20日至28日在华东政法学院举行。这次会议由刑法学研究会副总干事、上海市法学会副会长苏惠渔教授主持。副总干事、烟台大学副校长杨春洗教授致开幕词。中国法学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总干事高铭暄教授作了总结。 这次会议收到论文85篇。会议不仅开得热烈,活泼,而且取得了丰硕成果。

    1989年04期 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67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2 ]
  • 《醒世姻缘传》诗词用韵考

    李无未

    <正>《醒世姻缘传》是产生于明末的一部百回白话世情小说。关于它的作者,只见在书中署名西周生。五十多年前,胡适先生曾以洋洋三万言篇幅考证西周生就是蒲松龄,但至今未得到学术界公认,因此仍是一桩悬案。还因为鲁迅先生未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加以评述,它的文学价值在几部有影响的文学史著作中也就没有得到充分肯定。近几年来经过一些学者悉心探究,才逐渐使人们确知它应有的地位。实际上,从语言视角来认识《醒世姻缘传》也是颇有意义的。首先,书中用了大量的鲁东和其它区域的方言,这对研究北方话的形成,山东方言旧有形式,以及今东北官话的来源等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其次,从

    1989年04期 82-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63 ]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269 ]
  • 全面研究烟台港的第一部专著

    史平

    <正>记得1982年初春,一位在学术界享有盛誉的经济史专家对我说,写出一部《烟台港史》不仅会填补港史研究的一大空白,而且对烟台港今后的发展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几年过后,终于见到了由丁抒明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的《烟台港史》(古、近代部分,以下所提到的《烟台港史》皆指古、近代部分)。通读全书,觉得至少有如下几个特点值得介绍:

    1989年04期 9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2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63 ]
  • 1989年总目录

    1989年04期 94-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32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2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