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v.32;No.135(02) 71-81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Past Issu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新世纪以来中国古代“汉化”、“胡化”研究述评
Studies on Ethnic Concepts of “Han-hua” and “Hu-hua” in Ancient China: A Review (2000-2018)

马晓丽;穆琛;

摘要(Abstract):

自"汉化"、"胡化"概念出现后,学术界对我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民族、不同区域的"汉化"、"胡化"问题予以广泛关注。尤其进入新世纪以来,学术界不但对秦汉至明清时期整个封建社会"汉化"、"胡化"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已初步构建起"汉化"、"胡化"问题的研究体系,而且在史料应用、研究方法、研究视角等方面也取得较大进展甚至一定程度的突破。但是,以往成果也存在着理论研究有所欠缺、研究不够均衡和思想深度略显不足等三大薄弱环节。深入开展中国古代"汉化"与"胡化"问题研究,应在进一步厘清相关概念、不断拓展研究视野及增强理论深度等三个方面下功夫。

关键词(KeyWords): 汉化;胡化;内涵;进程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s): 马晓丽;穆琛;

DOI: 10.13951/j.cnki.issn1002-3194.2019.02.008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