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的利行文化观Profit Culture of Technology
苏富忠
摘要(Abstract):
技术是人具有的统一着目的、方法、手段与监控措施的利行文化,是人根据自己的科学认识、需要与价值目的,以利行思维为核心过程并结合、运用外部条件而自觉建构起来的。技术有统一性与多样性、稳定性与变异性、积极性与消极性、适应性与不适性、自觉性与盲目性、社会化与个性化、智能化与艺术化、善恶对立等八方面的特点。
关键词(KeyWords): 技术;利行文化观;特点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苏富忠
DOI: 10.13951/j.cnki.issn1002-3194.2003.01.001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 邹珊刚.技术与技术哲学[C].北京:知识出版社,1987.
- [2] 陈红兵,等.关于"技术是什么"的对话[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4):16-19.
- [3] F.拉普.技术哲学导论[M].沈阳:辽宁高科技出版社,1986.
- [4] CarlMitchamAGuide.CultureofSacience,Technology,andUedicine,theFreePressN.Y.1994.305-322.
- [5] 曾近义,等.自然辩证法总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
- [6] 中国大百科全书编委会.自然辩证法百科全书[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
- [7] 钱学森.从社会科学到社会技术[N].文化报,1980-9-29.
- [8] 李醒民.科学精神的文化意蕴[N].光明日报,1991-1-26.
- [9] 陈志耕,等.社会科学体系纵向结构的理论与实践[J].学术季刊,1999,(2):156-163.
- [10] 苏富忠.投射研究[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127-132.
- [11] 李燕.文化释义[J].哲学研究,1994,(7):10-17.
- [12] 苏富忠.从思维看哲学[J].齐鲁学刊.1995,(5):101-108.
- [13]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 [14] 苏富忠.文化的人类自觉创造物观[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101-107.
- [15] 苏富忠.论代换思维[J].心理学探新,1998,(2):3-16.
- [16] 苏富忠,等.心理学的沉思———心理学基本理论的系统研究[M].济南:济南出版社,2000.
- [17] 苏富忠.论方法[J].心理学文汇,1989,(4):54-60.
- [18] 赵建军.技术本质特性的批判性阐释[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3):35-38,66.
- [19] 苏富忠.价值的授受关系说[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243-249.
- [20] 李世雁.自然中的技术异化[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3):24-26,47.
- [21] 黄艺农.科学美的实在性[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2):11-15.陈大柔.科学审美创造的简单性法则[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0,(4):130-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