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对刘宋的和亲与皇室婚制的汉化The Northern Wei and Liu- Song's Peace- making Marriage and the Sinicization of Marriage Forms
郭硕
摘要(Abstract):
北魏与刘宋之间的和亲是贯穿宋魏间前期交聘的一个核心议题,但三次和亲之议都因刘宋"依违不绝"的态度而未能成功。北魏在向刘宋求和亲时体现出鲜明的胡族政权特征,表现为将南方的宋看作中原王朝,而对己以胡族政权自居。魏太武帝死后,北魏对和亲的态度不再积极,这与北魏王朝婚姻观念的汉化密切相关。以和亲为名的部落交婚胡族遗制,也在北魏皇室婚姻制度的汉化背景下逐渐消亡。
关键词(KeyWords): 北魏;刘宋;和亲;皇室婚制;汉化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郭硕
DOI: 10.13951/j.cnki.issn1002-3194.2015.06.009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崔明德:《中国古代和亲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
- 2 这方面的重要成果如:高诗敏:《北朝皇室婚姻关系的嬗变与影响》,《民族研究》1992年第6期;谢宝富:《北朝魏、齐、周宗室女性的通婚关系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1期;柏贵喜:《北朝胡人贵族门第的胡汉通婚》,《民族研究》2007年第6期,等等。
- 1《魏书》卷三三《张济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标点本,第3册,第788页。
- 2《魏书》卷二《太祖纪》,第1册,第41页。
- 3《魏书》卷三《太宗纪》,第1册,第54页。
- 4《宋书》卷四《少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标点本,第1册,第64页。
- 5《宋书》卷九五《索虏传》,第8册,第2322页。
- 6《魏书》卷四上《世祖纪上》,第1册,第78页。
- 7《资治通鉴》卷一二二,宋文帝元嘉八年闰六月乙未条,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标点本,第8册,第3832页。
- 8《魏书》卷九七《岛夷刘裕传》,第6册,第2136页。
- 9《魏书》卷九七《岛夷刘裕传》,第6册,第2137页。
- 《宋书》卷九五《索虏传》,第8册,第2334页。
- 《宋书》卷九五《索虏传》,第8册,第2352页。
- 《魏书》卷四下《世祖纪下》,第1册,第105页。
- 《魏书》卷九七《岛夷刘裕传》,第8册,第2140页。
- 《魏书》卷四下《世祖纪下》,第1册,第106页。
- 1《资治通鉴》卷一二五,宋文帝元嘉二十七年十二月条,第9册,第3961页。
- 2钱大昕:《廿二史考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标点本,上册,第607页。
- 3《魏书》卷四八《高允附推传》,第3册,第1091页。
- 4姚宏杰:《南北朝时期南北政治关系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北京大学历史系,2004年,第22页。
- 5《宋书》卷七五《严竣传》,第7册,第1959页。
- 6《宋书》卷七一《江湛传》,第6册,第1849页。
- 7郑钦仁:《宋魏交聘表》,载《大陆杂志史学丛书》,台北:大陆杂志社,第2辑第1册,1970年,第205页。
- 8张正明:《和亲通论》,载《民族史论丛》第一辑,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12页。
- 9《宋书》卷五二《褚湛之传》,第5册,第1505页。
- 刘则永:《刘宋皇室之婚媾》,《江苏社会科学》2001年第2期。
- 1《魏书》卷二四《崔玄伯传》,第2册,第621页。
- 2谢宝富:《北朝魏、齐、周宗室女性的通婚关系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1期。
- 3《汉书》卷四三《刘敬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标点本,第7册,第2122页。
- 4刘知幾著、浦起龙通释:《史通通释》卷六《浮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标点本,第148页。
- 5《魏书》卷九五《铁弗刘虎传》,第6册,第2054页。
- 6马长寿:《乌桓与鲜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第31页。
- 7张正明:《和亲通论》,《民族史论丛》第一辑,第12页。
- 8参见崔明德:《中国古代和亲通史》,第16-17页。
- 9《魏书》卷九五《索虏传》,第8册,第2347-2348页。
- 《宋书》卷六四《何承天传》,第6册,第1706页。
- 1《宋书》卷七五《严竣传》,第7册,第1959页。
- 2《宋书》卷九五《索虏传》,第8册,第2343页。
- 3《魏书》卷三五《崔浩传》,第3册,第816页。
- 4《魏书》卷一○三《蠕蠕传》,第6册,第2296页。按此事发生的时间《魏书》原系于延兴五年,崔明德先生指出当为皇兴五年之误。参见崔明德:《中国古代和亲通史》,第139页。
- 5《魏书》卷一○三《蠕蠕传》,第6册,第2296页。
- 1《魏书》卷一三《皇后传》,第2册,第327页。
- 2《魏书》卷一〇三《蠕蠕传》,第6册,第2294页。
- 3《魏书》卷九九《卢水胡沮渠蒙逊传》,第6册,第2206页。
- 4《魏书》卷一三《文明皇后传》云“世祖左昭仪,后之姑也”,文明太后祖父为冯弘(文通),是左昭仪为弘之女。见《魏书》第2 册,第328页。按《魏书》卷九十七《海夷冯跋传》载:“文通遣其尚书高颙请罪,乞以季女充掖庭。世祖许之,征其子王仁入朝,文通不遣。其散骑常侍刘训言于文通曰:‘虽结婚和通,而未遣侍子,魏若大举,将有危亡之虑。’”左昭仪冯氏当即此次和亲之冯弘季女。参见《魏书》,第6册,第2128页。
- 5景穆帝生前是太子身份,不曾即位,《魏书》卷一九上《景穆十二王传上》云“魏旧太子后庭未有位号”。参见《魏书》,第2册,第441页。
- 6《魏书》卷一三《皇后传》,第2册,第328页。7《魏书》卷一三《皇后传》,第2册,第331页。
- 8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73页。
- 9《魏书》卷一三《皇后传》,第2册,第331页。
- 《魏书》卷二一《献文六王传》,第2册,第533页。
- 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第42页。
- 《魏书》卷四八《高允传》,第3册,第1074页。
- 《魏书》卷五《高宗纪》,第1册,第122页。
- 1《魏书》卷四八《高允传》,第3册,第107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