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主义诗潮在抗战中的历史命运

    孙玉石

    <正>一 在清算自我中泳入革命的池沼 本世纪初最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风暴震撼着俄罗斯大地,也震撼着每个诗人心灵的时候,曾经高标未来派旗帜的大诗人玛雅可夫斯基真诚的唱道: 我要在列宁的下面清算自己,为着远远地泳入革命的池沼。 诗人在这里展示了一个曾经皈依过资产阶级艺术潮流的文学家创作道路辩证运动的“生命圈”:只有经过“清算自己”的自我否定,才能勇敢地泳入“革命的池沼”。玛雅可夫斯基完成了由未来派的著名歌手向无产阶级伟大诗人蜕变的历史过程。 中国伟大的抗日战争的爆发,把民族危亡的紧迫感和爱国主义良知的思考极其尖锐地推到每一个进步诗人的面前。民族战争的炮火打破了一些诗人内心的宁静,在他们心

    1990年03期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78 ] |[引用频次:6 ] |[下载次数:152 ]
  • 俄国一部论《诗品》的巨著

    李明滨

    <正>俄国受西欧风气的影响,也在十八世纪掀起了“中国热”。他们除了对中国艺术和哲学的爱好之外,就是注意中国文学。不过,在绵绵二百年里,其文学出版物大多是翻译作品,还有一些评介性的文章。研究性的论文极少,著作屈指可数。直到二十世纪初,瓦·米·阿列克谢耶夫的专著出版,局面开始改观。阿列克谢耶夫在1916年完成了一部790页(16开本)的巨著,题为《中国论诗人的长诗 司空图(887—908)的<诗品>》,用这么大的篇幅来研究司空图的《诗品》,无论在世界,还是在中国,都是空前的。该书使阿列克谢耶夫一举成名,也为苏联汉学家撰写中国文学专著提供了范例。 阿列克谢耶夫论《诗品》的巨著分为前后两部分。前半部是评论,设四篇十四章。作者具有文学史家的眼光,把司空图的《诗品》放在中国文学发展的历史过程中来考察,注意作品与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以及中国古代文学思想的联系,注意它与同类作品的关系,向前追溯到南朝钟嵘的《诗品》、唐李嗣真的《画后品》,向后涉及司空图之后的

    1990年03期 9-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13 ]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108 ]
  • 试论魏晋诗歌景物描写的发展历程

    王青

    <正>自从诗歌诞生之日起,自然景物便是诗歌创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诗歌在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中,往往表现出民族所共有的情感态度和人们对自然自觉或不自觉的认识。随着人们对自然界认识的改变与深入,自然景物在整首诗歌中的功能与结构形态、景物描写的内容特征与技巧、乃至整首诗歌的美学风貌都会产生相应的改变。本文试图从上述几个方面入手,来揭示魏晋诗歌在自然景物描写上的演变轨迹。细察这个时期诗歌中的景物描写,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从建安到西晋,自然景物作为情感的对应物而存在;东晋,自然景物作为哲理的说明物而存在。由于这种功能上的变化,引起了一系列的改变。下面,我们按时间顺序分别论述。

    1990年03期 12-17+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19 ]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193 ]
  • 试论苏武的“和陶诗”

    王定璋

    <正>苏轼的一生曲折而坎坷,晚年贬窜岭南,是他政治生涯中颇为不幸的一段。在这期间,苏轼虽贫病婴身,居无定所,但仍写了400余首诗。在这些作品中“和陶诗”约占1/3,是我们研究东坡晚年政治态度、思想感情、人生哲理、艺水追求等方面的重要资料。本文拟对“和陶诗”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风格作些探索,并进而寻究“和陶诗”出现的政治气侯和社会背景,诗人特定的内心活动与特殊的艺术追求,这对全面而深入地研究苏轼或许不无裨益。谬误之处,识者匡之。 一 苏轼最初写“和陶诗”是他在扬州知军州任时,据诗人所述是“饮酒过午,辄罢。客去,解衣盘礴,终日欢不足而适有余”之际,但他真正“尽和陶诗”,却在贬岭南后。这些“和陶诗”内容十分复杂,涉及面也很广泛,把握起来难度较大;倘换一角

    1990年03期 18-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34 ]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148 ]
  • 唐与新罗关系研究

    吴葆棠 ,文川

    <正>唐与新罗的关系在唐朝对外关系中地位突出,然迄今尚未见专文论述。本文拟作些探讨,以求引起学术界对这一领域的重视。 §1 唐王朝处理与新罗关系的政治策略 1.1 由持平到扶植新罗抑攘高丽和百济 隋唐时期,高丽、百济、新罗,在今朝鲜半岛鼎足相对。其中新罗一向同中原王朝保持友好往来,接受汉民族文化较早,号称“君子之国”。李渊建唐伊始,为创造休养生息的安定环境,冀求高丽、百济和新罗三国能“永敦邻好,各保疆场”(《旧唐书》卷199《高丽传》),並倾心于唐,便在此三国间采取了不偏不倚的政治策略。武德七年(624年)二月,分别册封高丽王建武为辽东郡王,百济王扶余璋为带方郡王,新罗王金真平为乐浪郡王。

    1990年03期 26-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51 ] |[引用频次:41 ] |[下载次数:1441 ]
  • 论鸦片战争时期的爱国主义

    刘天路 ,李岫

    <正>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中国人民伟大而深厚的爱国主义传统。顾炎武的名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就是这种爱国主义传统的优秀结晶,岳飞、文天祥等民族英雄,就是千百万爱国志士的杰出代表。鸦片战争时期,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先是试图通过罪恶的鸦片贸易来敲开中国大门,继而又依仗海上军事力量发动了侵略中国的战争。英国侵略者的鸦片和大炮,威胁着古老中国的独立和生存。在这关键时刻,传统的爱国主义成为中华民族同心抗敌的强大凝聚力量。并且,主要是由于时代的原因,中国人民在弘扬爱国主义传统的同时,还赋予爱国主义一些新的内容,使爱国主义精神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

    1990年03期 37-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1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91 ]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137 ]
  • 明代长城文化带的形成与演变

    余同元

    <正>文化带是指具有相似地理单位的文化区域、文化类型及文化模式。文化的区域性是人类文化进步的重要特征之一,“一个国家的形成,同时也是它的地域形成的过程”。中国幅员广大,历史悠久,几千年来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中国文化具有极显著的时代特色和地区差异。诸多的文化区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相互影响,均衡统合,平行趋同,形成了今日中国的整体形貌。 在中国历史上,长城既是中原王朝的边防线,又是汉族同北方少数民族的融合线;既是农、牧经济的自然分界线,又是农业文化与游牧文化的汇聚线。从周秦到明代,有二十多个诸侯王国和封建王朝修筑过长城,将历代所修长城的长度加起来,超过十万里以上。每个朝代长城的修筑都标志着一条特殊的文化带兴起、也都是长城文化带整体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特定阶段。在每个发展阶段中长城文化带的演变都体现了长城地带经济文

    1990年03期 42-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1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214 ] |[引用频次:47 ] |[下载次数:1252 ]
  • 论宦官的双重人格

    蒋宗明

    <正>在封建时代,历朝君主们为纯洁皇族血统都入充一批“刑余之人”为宫廷服务。统治者出于自身的需要,把这些本来正常人变成了不阴不阳,不伦不类的怪物。 阉割,这种灭绝人性的摧残是双重的:既是生理上的灾难,更是心理上的灾难。 在儒学占统治地位的中国封建社会,能否生殖繁衍被赋予特别重要的社会意义,成为衡量一个人的价值标准之一。人们恪守着“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古训,笃信:“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损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寿之终也”。宦官连父母给他的血肉之躯都保存不全,更不用说传宗接代,光宗耀祖了,这从根本上违背了传统文化的基本准则,因而受到社会普遍的鄙视。汉代司马迁近五十被科以宫刑,他在给朋友的信中痛心疾首地说:“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戳笑,污辱先人,亦何面目复上父母之丘墓乎?”遂至于“居则忽忽若有所之,出则不知所从

    1990年03期 5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21 ]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243 ]
  • 初探破产法的几个理论问题

    史卫进

    <正>长期以来,在“左”倾思潮的干扰下,我国法学界对破产法进行了错误的批判与否定,加上传统的经济意识与现代破产思想之间有着严重地抵牾,人们对破产有着严重的片面认识,它直接地影响和延缓了我国破产法的立法和实施。1986年12月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试行)》,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破产制度的建立。当前,建立正确的破产法理论,推动我国破产法的完善和实施,是摆在法学理论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拟就有关的几个问题进行粗浅的探讨。 (一) 现代社会,破产是一个严格的法律概念。随着破产法理论研究的开展,我国法学界对破产的概念有种种不同的解释。主要的观点有以下五种: 其一,认为破产是指债务人无力偿还其欠款时,申请法院为破产之宣告,以其全部财产变卖得价按债额定比例归还债权人,其余不足之数即不再偿付;

    1990年03期 56-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08 ]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32 ]
  • 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律问题研究

    李建春

    <正>经济发展国际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国际经济合作已经发展成为世界性潮流。我国作为世界经济体系的一部分,也必须广泛参与世界经济活动。据统计,“到1989年底,我国已经批准外商投资企业2.2万多家。其中中外合作经营企业(以下简称合作企业)达到8000多家”。合作企业是我国利用外资实践中探索出的带有创造性的新形式,已经发展成为我国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形式之一。为了把合作企业的发展纳入法制轨道,1988年4月13日,全国七届人大一次会次正式颁布并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从而结束了合作企业长期无法可依的局面。随着合作企业在我国的迅速发展,与之相关的法律问题日益成为法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试就合作企业的性质、法律特征、合作企业合同等问题作一些分析和探讨。

    1990年03期 62-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249 ]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74 ]
  • 试论董仲舒的“经权”“平衡”观

    黄朴民

    <正>本文拟就董仲舒的“经权”、“平衡”理论作些论析。 一、关于“经”“权”关系的要谛 “经”“权”关系问题,其实质性的内涵,是体现如何正确地处理政治上的原则性与灵活性之间的关系。在政治生活中,一方面要强调原则性:“执中”,“执一”。另方面,又必须注意灵活性:“权”。用形象化的语言说,即“嫂溺援之以手”。《礼记·大传》云:“立权度量,考文章,改正朔,易服色,殊徽号,异器械,别衣服,此其所得与民变革者。其不可得变革者则有矣:亲亲也,尊尊也,长长也。男女有别,此其不可得与民变革者也”。这实际上就是讨论“经”“权”观在具体政治生活方面的运用。 董仲舒对“经”“权”关系同样给予充分注意,将它视作分析论证自己政治思想的一大关键,即在自己的政治理论中努力以正确处理“执一”与“权”的关系问题这一方

    1990年03期 70-74+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59 ] |[引用频次:8 ] |[下载次数:356 ]
  • 从《太平经》看东汉社会危机和早期道教的产生

    庄春波 ,刘春明

    <正>《太平经》是早期道教的经典,大部分经文成书于东汉时代。今本《太平经》基本上保存了东汉经文的原貌。本文力图应用《太平经》的内证,参以史料,对东汉社会的基本矛盾以及早期道教产生的社会条件、思想条件和心理条件作些探讨。 一、东汉社会总危机的根源 我们从汉魏之际封建说着眼,把东汉的社会危机看作是“古典古代”型社会形态总危机。 所谓“总危机”,是指秦汉时代的各种社会矛盾已经在东汉后期激化到无法由自身调节机制实行有效地控制和调整的程度,因而达到行将爆发的临界状态,最终导致社会结构的全面崩解。与之相比,秦末、西汉末同样经历了社会危机的爆发,但社会机体大致上仍能按照原来的模式重构。东汉末的社会危机则使社会的经济结构、阶级结构、政治结构统统崩溃,产生了不可逆转的改变。这正与古代罗马帝国“总解体时期”的情形

    1990年03期 75-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214 ] |[引用频次:7 ] |[下载次数:487 ]
  • 语言学在现代科学体系中的地位

    孙维张

    <正>“语言学”究竟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在今天整个人类所研究的科学体系中究竟占有什么样地位?科学学已经给了较为恰切公允的评论了,但是在今天,在我国学术界仍然有很多人对“语言学”缺乏应有的认识,甚至许多从事语言研究工作的人,也带着某种成见和偏狭的眼光来看待语言学,因此,我们觉得仍然有必要来讨论这个问题。 一 语言学在过去较长的一段历史中,一向被认为是一门偏僻的学科,是所谓的“冷门儿”,象是辽远的山村,荒凉的古渡口一样,很少有人问津。因而使语言学在我国成了既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又是一门落后的学科。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认识的深入,研究领域的拓宽,人们对语言和语言学改变了态度,变得热烈起来了,在现代科学体系中成

    1990年03期 82-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333 ]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459 ]
  • 论“NP_1+A+VP+NP_2”格式中A的语义指向

    张力军

    <正>0.1本文旨在探讨“NP_1+A+VP+NP_2”格式中A的语义指向及其规律。“NP_1+A+VP+NP_2”格式(以下简称“格式”)中的NP_1是指位于VP前面充任主语的名词性成分,A是指充任状语的状态形容词,VP是指动词性成分,NP_2是指VP后充任宾语的名词性成分。 我们认为,A的语义指向有三大类五种: Ⅰ. A→VP,例如: 1.你再慢慢地还他 2.老李顺顺当当地通过了考试 Ⅱ.A→NP。具体又可分三种情况: Ⅱa.A→NP_1,例如: 3.女售货员笑盈盈地看着于观 4.散乱的头发水淋淋地粘在头上

    1990年03期 87-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1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40 ] |[引用频次:86 ] |[下载次数:800 ]
  • 下载本期数据